與台灣烏犬劇場的王少君和彭子玲結緣已是三年多前的事,其近期劇作《我要乖乖的活著》所關心的人和事,可能如他們上兩回創作《豐饒之地》和《你用不上那玩意》一樣,是一些如「烏犬」般最不起眼的尋常角色,追蹤其存在背後,思考「我們究竟如何行動著」這深值你我重新探討的「精神問題」(他們以“The Way We Move”作為創團頭三部作品的主題) ⋯⋯
尋常生活問題,看似毫不教人著緊,卻都容易變成每朝每日碰上教人焦慮的事,每經常因生活累贅而沒有去弄清楚!總是想:乖乖便好!安全嘛!
成長中,當自幼便被培養成以「乖」作為最有利生存的「良好生活態度」,怎會想到:「乖」是「極有效的社會功能」,它也是廣範被認為是「完成自己(按人家) 意願」的重要「行為價值判斷」!
「乖」這個字也很奇怪,是從「乘」字中拿走了「可飛跑的一雙腿」!意味是一種「拿走行動」、「胸背受匕」的膠著狀態。「名實相乖」之說,正點中「賣乖」、「乖巧」背後,其「行」其「義」委真相互違背的本質!難怪,我們多以「聽話」去判斷「懂事」,否則便視為「乖僻」!
「乘」又何如?古語云:良馬難乘!人世間,處處只談「可乘之機」,生活的「乘法」,從來教人難以完全駕馭!唯「乖乖」不成?
教育,向來是政治/社會體制的一部份!奈何,為父母的和為老師的,之間所期望的又理應如何審視其所以?環觀今日莘莘學子,談「育」,其樂何從?中華文化強調「勤有功、戲無益」,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欠缺獨立思考的「營役奴才」!在二十一世紀全新數碼化及全球化世代,可「教」可「育」之「才」,又理可如是繼續因循了事?
讀心理學的王少君,借三個典型人物試圖重新考量現今社會重複催化的行為價值:一位自小「聽講聽話」的教師、一位學習「順從時勢往上爬」的經紀、一位行徑「彆扭怪異」、志願「與人不一樣」的夢遊人!引用「典型」範式,意味讓人容易察覺,藉熟悉的框架重新再拆解其所以。當大家以為「最理所當然不過」的時候,把人物放入一二「特殊實驗室」(像劇中的「學校被反鎖的廁所」和「出現複製老鼠的村莊」),尋常生活,突然遭受不尋常的「戲劇撞擊」,亦實亦虛的揭示人物內部長期糾結的精神徵兆,原來尋常人物從來不尋常,我們每太快把人標籤,放入某某「功能組別」,將行為定調,生活中難以複製的流動變異,畢竟是你我必須學習重新關懷的人事!
讓尋常百姓有尊嚴的活著,豈能以「複製鼠輩」而論之?
(當今日以消費模式統整生活行為的大前提下,手執的「電腦滑鼠」又正走入什麼「複製場」?)
廁所,為何依然是今日廣大中華文化仍普遍未學懂重視清潔的一個地方?
(學校廁所卻又從來是一處「反動機地」!)
拿走尋常故事情節,難道你我便欠缺追蹤人情的線索?
(人喜歡聽歌唱歌,其中「情節」,都給重複調子埋葬了!)
我想,兩岸四地的文化,其「乖乖」現象是不一樣的罷!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裡的「縣市人民」,正反映了大陸「一個都不能走出來」的「乖乖生態」;楊德昌電影《一一》(從未在台灣電影院正式公映),道出了台灣在物質進步的社會氛圍下的「乖乖人情」;許鞍華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折射了香港人「乖乖吃飯」的「背後悲情」;而澳門在賭博業支配下令電影文化幾乎缺席的情況,其「乖乖疑惑」可早給荷官放在賭局中去了?
劇場,其「貌」何如?也要追趕市場情理,廢棄其叩問生命活化精神的重要內涵?
這次把《我要乖乖的活著》作為「身體步道上的文化展演」文化研究計劃的一部份,是希望對「乖乖身體症候群」作一次深入的拆解:究竟「乖乖活著」背後的文化鬱悶,如何閹割了多少人的生活意志和想像力?
是次聚焦於「以劇場用於教育」的板眼,借王少君的人物、戲劇處境和故事框架,進行特殊的文化解剖。我們必須回應劇本中提出的「精神現象」,搞一個「研習營」!既要一方面脫離「純粹以表演作戲劇呈現」的尋常手段,三個演員的文化角色,也不應以「演教員」給「觀眾/同學」說三道四;他們也必須回到「行動研究」的本體,以間離的態度,逐場穿梭裡外,一邊觀照行動背後的精神面貌,一邊揭示其中種種在文本中未盡說出的「內部矛盾」和構建如此人物的「悲劇源頭」。故此,連串相關訪談、搜尋和論證是重要的。提出「乖乖以外的可能觀點」和「另類行動範式」,更是不可或缺的功課:
一位教師可真不能跨越「乖乖接受薪水繼續按章工作」的「精神領域」?
除「向上爬」以外,一個人的「上進心」可如何重新理解和規劃?
面對條件不一樣的「夢遊者」,可有建築及聆聽不同聲音的文化維度?
八月二十五日的首次圍讀,給我打開了「台灣經驗」以外的不同想像。由台灣國語翻成港式廣東話朗讀的過程中,文化比較和移轉應給我們一次打開文本背後可雙重探索的意義:兩地文化差異和表述裡外,其「乖乖行為範式」究竟意味著怎麼樣不同的生活情操和呼吸脈搏?普遍上同屬「華人社會」,政體差異又如何改變著兩地百姓閲讀生活本質的「求生氣節」?拋開被「複製著」的生活,還可剩下什麼?語言背後,又多少要面對流行文化的撞擊,可真讓你我找不住可駕馭的表述方式?人的故事,其「創造性」可有雙雙進入了「全球化維度」,忘記了地域特殊色調,真打不開「怎麼爛也要堅持演下去」的「消費悶局」?商業化城市化下孕育的神經系統,可早缺乏某種免疫力,深切影響著我們如何聆聽、如何造愛、如何上廁所、如何走出「精神廢墟」的「思想/情感出路」?
「乖乖」以外,應仍有「豐饒之土」!在香港的「烏犬」,其「烏」的著色不一,在乎如何找出不尋常點子(請不要和市場開拓相提並論)!
乖乖!只因要成為大眾的「主角」?
乖乖!畢竟身上一再加多了傷疤,難道為了炫耀搏取同情?
乖乖!繼續循梯級向上攀爬,難道只因為
要不落後於人?
聽講聽話!可不是社會最大的「惡搞」?折磨了多少人文明活著的可能?
何應豐
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大閱兵前一天
尋常生活問題,看似毫不教人著緊,卻都容易變成每朝每日碰上教人焦慮的事,每經常因生活累贅而沒有去弄清楚!總是想:乖乖便好!安全嘛!
成長中,當自幼便被培養成以「乖」作為最有利生存的「良好生活態度」,怎會想到:「乖」是「極有效的社會功能」,它也是廣範被認為是「完成自己(按人家) 意願」的重要「行為價值判斷」!
「乖」這個字也很奇怪,是從「乘」字中拿走了「可飛跑的一雙腿」!意味是一種「拿走行動」、「胸背受匕」的膠著狀態。「名實相乖」之說,正點中「賣乖」、「乖巧」背後,其「行」其「義」委真相互違背的本質!難怪,我們多以「聽話」去判斷「懂事」,否則便視為「乖僻」!
「乘」又何如?古語云:良馬難乘!人世間,處處只談「可乘之機」,生活的「乘法」,從來教人難以完全駕馭!唯「乖乖」不成?
教育,向來是政治/社會體制的一部份!奈何,為父母的和為老師的,之間所期望的又理應如何審視其所以?環觀今日莘莘學子,談「育」,其樂何從?中華文化強調「勤有功、戲無益」,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欠缺獨立思考的「營役奴才」!在二十一世紀全新數碼化及全球化世代,可「教」可「育」之「才」,又理可如是繼續因循了事?
讀心理學的王少君,借三個典型人物試圖重新考量現今社會重複催化的行為價值:一位自小「聽講聽話」的教師、一位學習「順從時勢往上爬」的經紀、一位行徑「彆扭怪異」、志願「與人不一樣」的夢遊人!引用「典型」範式,意味讓人容易察覺,藉熟悉的框架重新再拆解其所以。當大家以為「最理所當然不過」的時候,把人物放入一二「特殊實驗室」(像劇中的「學校被反鎖的廁所」和「出現複製老鼠的村莊」),尋常生活,突然遭受不尋常的「戲劇撞擊」,亦實亦虛的揭示人物內部長期糾結的精神徵兆,原來尋常人物從來不尋常,我們每太快把人標籤,放入某某「功能組別」,將行為定調,生活中難以複製的流動變異,畢竟是你我必須學習重新關懷的人事!
讓尋常百姓有尊嚴的活著,豈能以「複製鼠輩」而論之?
(當今日以消費模式統整生活行為的大前提下,手執的「電腦滑鼠」又正走入什麼「複製場」?)
廁所,為何依然是今日廣大中華文化仍普遍未學懂重視清潔的一個地方?
(學校廁所卻又從來是一處「反動機地」!)
拿走尋常故事情節,難道你我便欠缺追蹤人情的線索?
(人喜歡聽歌唱歌,其中「情節」,都給重複調子埋葬了!)
我想,兩岸四地的文化,其「乖乖」現象是不一樣的罷!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裡的「縣市人民」,正反映了大陸「一個都不能走出來」的「乖乖生態」;楊德昌電影《一一》(從未在台灣電影院正式公映),道出了台灣在物質進步的社會氛圍下的「乖乖人情」;許鞍華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折射了香港人「乖乖吃飯」的「背後悲情」;而澳門在賭博業支配下令電影文化幾乎缺席的情況,其「乖乖疑惑」可早給荷官放在賭局中去了?
劇場,其「貌」何如?也要追趕市場情理,廢棄其叩問生命活化精神的重要內涵?
這次把《我要乖乖的活著》作為「身體步道上的文化展演」文化研究計劃的一部份,是希望對「乖乖身體症候群」作一次深入的拆解:究竟「乖乖活著」背後的文化鬱悶,如何閹割了多少人的生活意志和想像力?
是次聚焦於「以劇場用於教育」的板眼,借王少君的人物、戲劇處境和故事框架,進行特殊的文化解剖。我們必須回應劇本中提出的「精神現象」,搞一個「研習營」!既要一方面脫離「純粹以表演作戲劇呈現」的尋常手段,三個演員的文化角色,也不應以「演教員」給「觀眾/同學」說三道四;他們也必須回到「行動研究」的本體,以間離的態度,逐場穿梭裡外,一邊觀照行動背後的精神面貌,一邊揭示其中種種在文本中未盡說出的「內部矛盾」和構建如此人物的「悲劇源頭」。故此,連串相關訪談、搜尋和論證是重要的。提出「乖乖以外的可能觀點」和「另類行動範式」,更是不可或缺的功課:
一位教師可真不能跨越「乖乖接受薪水繼續按章工作」的「精神領域」?
除「向上爬」以外,一個人的「上進心」可如何重新理解和規劃?
面對條件不一樣的「夢遊者」,可有建築及聆聽不同聲音的文化維度?
八月二十五日的首次圍讀,給我打開了「台灣經驗」以外的不同想像。由台灣國語翻成港式廣東話朗讀的過程中,文化比較和移轉應給我們一次打開文本背後可雙重探索的意義:兩地文化差異和表述裡外,其「乖乖行為範式」究竟意味著怎麼樣不同的生活情操和呼吸脈搏?普遍上同屬「華人社會」,政體差異又如何改變著兩地百姓閲讀生活本質的「求生氣節」?拋開被「複製著」的生活,還可剩下什麼?語言背後,又多少要面對流行文化的撞擊,可真讓你我找不住可駕馭的表述方式?人的故事,其「創造性」可有雙雙進入了「全球化維度」,忘記了地域特殊色調,真打不開「怎麼爛也要堅持演下去」的「消費悶局」?商業化城市化下孕育的神經系統,可早缺乏某種免疫力,深切影響著我們如何聆聽、如何造愛、如何上廁所、如何走出「精神廢墟」的「思想/情感出路」?
「乖乖」以外,應仍有「豐饒之土」!在香港的「烏犬」,其「烏」的著色不一,在乎如何找出不尋常點子(請不要和市場開拓相提並論)!
乖乖!只因要成為大眾的「主角」?
乖乖!畢竟身上一再加多了傷疤,難道為了炫耀搏取同情?
乖乖!繼續循梯級向上攀爬,難道只因為
要不落後於人?
聽講聽話!可不是社會最大的「惡搞」?折磨了多少人文明活著的可能?
何應豐
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大閱兵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