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翠
《以動禪太極導引作為展演前暖身:創造沉靜能量態的身心空間》
複雜得剛剛好又要能夠不斷地重複
適合作為展演前暖身的門徑(approach)需要具備幾個特色:(1)要具有能夠不斷深入的途徑;(2)要具有複雜得剛剛好又能夠不斷地重複的形式;(3)要具有能突破重複規則且隨時可接回原來途徑的運行機制;(4)可無限重複同時又具備單一點深入的自律與自由。
印度音樂(註1)與韓國農樂(註2)的節奏性都具備以上特色,尤其韓國農樂演奏時有非常強的身體性,這點對於身與心都能產生很大的催化作用。
根據我親身的經驗,太極導引也具備這樣的暖身特色與可能性。而且在進行太極導引過程中如果再加上「想像」某物或某場景的運用,更適合作為展演前的暖身。
既深入又開展,既自律又自由
做為暖身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本文將以太極導引做為暖身來詳加說明。
以太極導引來實作是練內功,若以一套簡單的太極拳來實作則是運行氣。太極拳架是一種形式,我們也可以將一套表演內容當作一套形式/行動程式。拳架與表演行動程式的差別在於——拳架包含身體行動、意念、呼吸、當下的覺察、你是你自己不是他者;而表演行動程式則包含身體行動、意念、呼吸、當下的覺察、你是你自己同時也是他者(這裡的他者,指的是表演內容所須進入的角色,以及這角色在文本裡所須呈現的狀態與過程)。
以展演所需來說,暖身必須使做者能夠既深入又開展,既自律又自由。
太極導引會讓整個世界變得很安靜
《我歌我城‧河布茶》(註3)彩排時演者各自以個人方式進行暖身,首演前則以45分鐘時間只重複太極導引的一組動作形式[弧線升降],空間想像是正面面對觀眾席。——結果是演者感覺自己身心明顯地安靜下來了,整個世界變得很安靜,行動既自如又安靜;從觀者的角度看來覺得演者們的氣息變得沉靜而綿密,不再焦躁了。梁馨文覺得個人暖身時雖然她也是做[弧線升降],但聽完指令細節之後與大家一起做,擴充的面向更廣、細節更多、能量充滿更飽滿。除了身心安靜氣息綿密之外,張采軒覺得自己背後的空間變得很大很深;周承慧覺得腳下的力量變得很穩很穩,腳板與地面的連結更加深了;姚喻文則覺得這一套暖身,對相對有機的表演來講,很重要,因為它「在」又不會冷掉,不會回到頭腦運作模式的冷掉。
第二場以40分鐘重複[弧線升降],空間想像是背對觀眾席。——結果是演者的氣息更綿密潤滑,製作人莊雅雯在旁看得膽顫心驚,覺得演者們動作上與互動上似乎都太敢太放開,玩很大。我覺得是因為演者們的能量非常充滿,所以才能自在地玩,讓一切走到更極致、更細膩,總在最後一刻才收,所以才會看起來玩很大。姚喻文則說:「因為每天都會有一點小小的差別,而那一天所發生的,對我來說是還在範圍以內,所以我沒有感覺到雅雯所緊張的緊張。」
第三場以50分鐘重複[弧線升降],空間想像是非慣用手面向觀眾席,並且加上與角色相符的動物想像。——結果是能夠「以身體進行想像」的人,身體裡多了動物的能量;而「一進行想像就大腦跑出來想」的人,[弧線升降]身體行動所創造出來的能量,好像被大腦隔絕了,無法像前兩場那般身心融合。
第四場以50分鐘重複[弧線升降],空間方向自由,仍然加上與角色相符的動物想像。——結果演者們好像多了一種展現,並不是說演者在表演動物,而是動物想像讓他們多了一種展現與投射,好像能夠多往外看出去一點、再做得更多一點。想像台灣土狗的王昊天說:「動物能量讓我更自在更忘我」;想像老鷹的姚喻文說:「沒有把握的部分,有時候你能把握、有時候又不能把握,動物想像讓這些不能把握的,都不太算是問題了,好像更可以把握了。」
創造一個沉靜能量態的身心空間
「演出之前的暖身,是以長時間進行一組太極導引動作,對演者有什麼影響?」
演者覺得它很單純,而這個單純裡面又走得很深,所以在表演前做這件事情蠻適合的,因為一個表演無論如何是一個一個個體去發抒情感與行動。它可以讓大家把之前已練習的,再一次地讓身體深入深呼吸進去深一點。又能夠讓元素走得更深,走到個人當下的生命階段。
姚喻文覺得「如果暖身的時間無法太長時,只要[弧線升降]做三次就夠達到基本的暖身,不管接下來是要說話、要動身體,都能具備一種基本狀態。做第一回時,當腰前彎時,整個世界會變得很安靜,身與心都能靜下來;做第二回時,身體又更往外開;做第三回時,這既靜又開放的狀態不只已經足夠且又能更延長出去。在為接下來的展演做準備前,若如此做三回合,就能夠達到很基礎很大的作用,不管之前有多少事情要進行,化妝、換衣服、準備道具等等,只要做三回,那產生的作用就像文翠常說的,動作出去之前要給自己一個呼吸沉靜下來,那個呼吸創造一個沉靜的空間,[弧線升降]暖身也為接下來要進行展演的自己創造一個有餘裕的空間。尤其後彩虹式的脊椎延展時,在脊椎無限往外延展之間,讓核心丹田更往下釘,因此在開展之時反而更能感覺到核心丹田穩穩的力量。這也是讓心穩定下來的重點,因為腦袋是心,核心丹田也是心,甚至核心就是身體的心。」
重複練千遍像以文火慢慢燒掉身體的慣性
發展出太極導引的熊衛老師是我的太極啟蒙老師,也是引領我深入太極的恩師——他從練習太極拳進而發現太極如果不侷限於拳架形式時,太極根本上就是一種動禪,一種在動之中印證生命的冥思。
初練太極的那幾年,我與師兄們每天早上去新店溪畔隨熊老師練習。有天早晨熊老師跟我們分享前一晚他如何在頂樓(當時頂樓還沒有蓋練功房),數小時不停地練千遍[雙併旋轉],感覺好像與天上的圓月一起在跳旋轉舞。
熊老師進一步說明,打太極像以文火慢慢燒熱身體,一小時又一小時地練,一天又一天地持續練,就如同往熱能正慢慢旺起來的身體裡添柴火,持續性很重要,如果身體還沒有達到蒸騰氣化的階段,柴火就熄了,身體冷掉了,就必須另起爐灶重新添柴火。
熊老師所分享的月光下練千遍[雙併旋轉]的經驗,適用於暖身淨化,適用於持續性修煉,適用於練習剝除個人慣性,適用於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
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也說過類似的話:「你在燃燒,燒掉你身體的慣性,因為你的身體也是種慣性。當你身體的慣性燒光了,有些東西開始出現:你感覺與萬化冥合,彷彿一草一木都是某個大潮流的一部分;你的身體感覺到這個大的脈動,於是開始安靜了下來,很安祥地繼續運動,像浮游一般,你的身體似乎在大潮流中隨波逐流。你感覺身邊的萬物之流浮載著你,但是,同時之間,你也感覺某種東西自你湧現,綿延不絕。」(註4)
太極導引是一種精煉身心的鍛鍊途徑,能讓練者進入深層能量充滿狀態,同時也是一種絕佳的展演前暖身方式,既深入又開展、既自律又自由的特色,能為演者儲備既深且闊的最佳表演狀態。
選擇什麼樣的暖身方式,事實上也等於為這一場展演種入什麼樣的種子。
註釋:
註1:印度音樂節奏例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_3g8zgMf0
註2:韓國農樂說明: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346;農樂表演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YWwCvs1e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b0WxnPoZs
註3:《我歌我城‧河布茶》於201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大稻埕「新芳春行」演出,導者是吳文翠;演者是王昊天、周承慧、姚喻文、梁馨文、張采軒。
註4:葛氏這段話源出於”The Grotowski Sourcebook”, eds. Lisa Wolford & Richard Schechner. 1997, New York: Routledge. P263-65。 Jerzy Grotowski 以「力量的走路」(walk of power)來說明持續性極慢走路可能達到的狀態,鍾明德老師譯出此段文字,收在〈三身穿透本質出:葛羅托斯基的身體觀再探〉一文裡。
適合作為展演前暖身的門徑(approach)需要具備幾個特色:(1)要具有能夠不斷深入的途徑;(2)要具有複雜得剛剛好又能夠不斷地重複的形式;(3)要具有能突破重複規則且隨時可接回原來途徑的運行機制;(4)可無限重複同時又具備單一點深入的自律與自由。
印度音樂(註1)與韓國農樂(註2)的節奏性都具備以上特色,尤其韓國農樂演奏時有非常強的身體性,這點對於身與心都能產生很大的催化作用。
根據我親身的經驗,太極導引也具備這樣的暖身特色與可能性。而且在進行太極導引過程中如果再加上「想像」某物或某場景的運用,更適合作為展演前的暖身。
既深入又開展,既自律又自由
做為暖身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本文將以太極導引做為暖身來詳加說明。
以太極導引來實作是練內功,若以一套簡單的太極拳來實作則是運行氣。太極拳架是一種形式,我們也可以將一套表演內容當作一套形式/行動程式。拳架與表演行動程式的差別在於——拳架包含身體行動、意念、呼吸、當下的覺察、你是你自己不是他者;而表演行動程式則包含身體行動、意念、呼吸、當下的覺察、你是你自己同時也是他者(這裡的他者,指的是表演內容所須進入的角色,以及這角色在文本裡所須呈現的狀態與過程)。
以展演所需來說,暖身必須使做者能夠既深入又開展,既自律又自由。
太極導引會讓整個世界變得很安靜
《我歌我城‧河布茶》(註3)彩排時演者各自以個人方式進行暖身,首演前則以45分鐘時間只重複太極導引的一組動作形式[弧線升降],空間想像是正面面對觀眾席。——結果是演者感覺自己身心明顯地安靜下來了,整個世界變得很安靜,行動既自如又安靜;從觀者的角度看來覺得演者們的氣息變得沉靜而綿密,不再焦躁了。梁馨文覺得個人暖身時雖然她也是做[弧線升降],但聽完指令細節之後與大家一起做,擴充的面向更廣、細節更多、能量充滿更飽滿。除了身心安靜氣息綿密之外,張采軒覺得自己背後的空間變得很大很深;周承慧覺得腳下的力量變得很穩很穩,腳板與地面的連結更加深了;姚喻文則覺得這一套暖身,對相對有機的表演來講,很重要,因為它「在」又不會冷掉,不會回到頭腦運作模式的冷掉。
第二場以40分鐘重複[弧線升降],空間想像是背對觀眾席。——結果是演者的氣息更綿密潤滑,製作人莊雅雯在旁看得膽顫心驚,覺得演者們動作上與互動上似乎都太敢太放開,玩很大。我覺得是因為演者們的能量非常充滿,所以才能自在地玩,讓一切走到更極致、更細膩,總在最後一刻才收,所以才會看起來玩很大。姚喻文則說:「因為每天都會有一點小小的差別,而那一天所發生的,對我來說是還在範圍以內,所以我沒有感覺到雅雯所緊張的緊張。」
第三場以50分鐘重複[弧線升降],空間想像是非慣用手面向觀眾席,並且加上與角色相符的動物想像。——結果是能夠「以身體進行想像」的人,身體裡多了動物的能量;而「一進行想像就大腦跑出來想」的人,[弧線升降]身體行動所創造出來的能量,好像被大腦隔絕了,無法像前兩場那般身心融合。
第四場以50分鐘重複[弧線升降],空間方向自由,仍然加上與角色相符的動物想像。——結果演者們好像多了一種展現,並不是說演者在表演動物,而是動物想像讓他們多了一種展現與投射,好像能夠多往外看出去一點、再做得更多一點。想像台灣土狗的王昊天說:「動物能量讓我更自在更忘我」;想像老鷹的姚喻文說:「沒有把握的部分,有時候你能把握、有時候又不能把握,動物想像讓這些不能把握的,都不太算是問題了,好像更可以把握了。」
創造一個沉靜能量態的身心空間
「演出之前的暖身,是以長時間進行一組太極導引動作,對演者有什麼影響?」
演者覺得它很單純,而這個單純裡面又走得很深,所以在表演前做這件事情蠻適合的,因為一個表演無論如何是一個一個個體去發抒情感與行動。它可以讓大家把之前已練習的,再一次地讓身體深入深呼吸進去深一點。又能夠讓元素走得更深,走到個人當下的生命階段。
姚喻文覺得「如果暖身的時間無法太長時,只要[弧線升降]做三次就夠達到基本的暖身,不管接下來是要說話、要動身體,都能具備一種基本狀態。做第一回時,當腰前彎時,整個世界會變得很安靜,身與心都能靜下來;做第二回時,身體又更往外開;做第三回時,這既靜又開放的狀態不只已經足夠且又能更延長出去。在為接下來的展演做準備前,若如此做三回合,就能夠達到很基礎很大的作用,不管之前有多少事情要進行,化妝、換衣服、準備道具等等,只要做三回,那產生的作用就像文翠常說的,動作出去之前要給自己一個呼吸沉靜下來,那個呼吸創造一個沉靜的空間,[弧線升降]暖身也為接下來要進行展演的自己創造一個有餘裕的空間。尤其後彩虹式的脊椎延展時,在脊椎無限往外延展之間,讓核心丹田更往下釘,因此在開展之時反而更能感覺到核心丹田穩穩的力量。這也是讓心穩定下來的重點,因為腦袋是心,核心丹田也是心,甚至核心就是身體的心。」
重複練千遍像以文火慢慢燒掉身體的慣性
發展出太極導引的熊衛老師是我的太極啟蒙老師,也是引領我深入太極的恩師——他從練習太極拳進而發現太極如果不侷限於拳架形式時,太極根本上就是一種動禪,一種在動之中印證生命的冥思。
初練太極的那幾年,我與師兄們每天早上去新店溪畔隨熊老師練習。有天早晨熊老師跟我們分享前一晚他如何在頂樓(當時頂樓還沒有蓋練功房),數小時不停地練千遍[雙併旋轉],感覺好像與天上的圓月一起在跳旋轉舞。
熊老師進一步說明,打太極像以文火慢慢燒熱身體,一小時又一小時地練,一天又一天地持續練,就如同往熱能正慢慢旺起來的身體裡添柴火,持續性很重要,如果身體還沒有達到蒸騰氣化的階段,柴火就熄了,身體冷掉了,就必須另起爐灶重新添柴火。
熊老師所分享的月光下練千遍[雙併旋轉]的經驗,適用於暖身淨化,適用於持續性修煉,適用於練習剝除個人慣性,適用於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
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也說過類似的話:「你在燃燒,燒掉你身體的慣性,因為你的身體也是種慣性。當你身體的慣性燒光了,有些東西開始出現:你感覺與萬化冥合,彷彿一草一木都是某個大潮流的一部分;你的身體感覺到這個大的脈動,於是開始安靜了下來,很安祥地繼續運動,像浮游一般,你的身體似乎在大潮流中隨波逐流。你感覺身邊的萬物之流浮載著你,但是,同時之間,你也感覺某種東西自你湧現,綿延不絕。」(註4)
太極導引是一種精煉身心的鍛鍊途徑,能讓練者進入深層能量充滿狀態,同時也是一種絕佳的展演前暖身方式,既深入又開展、既自律又自由的特色,能為演者儲備既深且闊的最佳表演狀態。
選擇什麼樣的暖身方式,事實上也等於為這一場展演種入什麼樣的種子。
註釋:
註1:印度音樂節奏例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_3g8zgMf0
註2:韓國農樂說明: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346;農樂表演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YWwCvs1e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b0WxnPoZs
註3:《我歌我城‧河布茶》於201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大稻埕「新芳春行」演出,導者是吳文翠;演者是王昊天、周承慧、姚喻文、梁馨文、張采軒。
註4:葛氏這段話源出於”The Grotowski Sourcebook”, eds. Lisa Wolford & Richard Schechner. 1997, New York: Routledge. P263-65。 Jerzy Grotowski 以「力量的走路」(walk of power)來說明持續性極慢走路可能達到的狀態,鍾明德老師譯出此段文字,收在〈三身穿透本質出:葛羅托斯基的身體觀再探〉一文裡。
文章承蒙吳文翠老師准許轉載。原文連結:
http://www.doorsofspirit.com/main/ebook_view.aspx?siteid=&ver=&usid=&mnuid=1046&modid=3&mode=&eid=162&cid=12&noframe=&fbclid=IwAR3rHkzKsdfOG9kxtm8RCxG_5OPzfLr-YKaX8cYi1lrTeumy4fGlBfufVRs
http://www.doorsofspirit.com/main/ebook_view.aspx?siteid=&ver=&usid=&mnuid=1046&modid=3&mode=&eid=162&cid=12&noframe=&fbclid=IwAR3rHkzKsdfOG9kxtm8RCxG_5OPzfLr-YKaX8cYi1lrTeumy4fGlBfufV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