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飛人」
葛羅托斯基體系表演 入門訓練課程
(專業舞者特別場第三回)
導師:黃家駒
「心之飛人」訓練體系由有「表演訓練大師」美譽、紐約大學的榮休藝術教授Stephen Wangh所創立。他教導形體表演超過40年,是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於上世紀60年代剛為世人所知曉時的初代美國門生,並深受葛氏的獨特形體表演訓練方法所啟發。經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其著作 'An Acrobat of the Heart, a physical approach to acting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Jerzy Grotowski',更為世界各地的表演老師所使用,受同業大力肯定其教學法是「真的可以用來演出的戲劇技術」。
本課程將會以葛氏的獨特形體表演訓練方法,讓學員學習如何透過身體感官連結個人的心理和感情世界。課程中除了幫助學員打破既有的心理枷鎖,把自己從遲疑(hesitation)、恐懼(fear)、壓抑(inhibitions)這些阻礙演者作出人性表現的障礙中釋放出來之外,更鼓勵學員從自我審查(judgement)中獲得自由,以及藉著各種練習開發學員聆聽、反應、及創作的能力。學員可以因應需要和當下身心狀態發展出讓自己達至身心合一(psycho-physical)的暖身方式。
本課程將會以葛氏的獨特形體表演訓練方法,讓學員學習如何透過身體感官連結個人的心理和感情世界。課程中除了幫助學員打破既有的心理枷鎖,把自己從遲疑(hesitation)、恐懼(fear)、壓抑(inhibitions)這些阻礙演者作出人性表現的障礙中釋放出來之外,更鼓勵學員從自我審查(judgement)中獲得自由,以及藉著各種練習開發學員聆聽、反應、及創作的能力。學員可以因應需要和當下身心狀態發展出讓自己達至身心合一(psycho-physical)的暖身方式。
之前兩次舞者專場的學員回饋(在網頁底部):
第一回:
http://www.blankspacestudiohk.com/an-acrobat-of-the-heart...
第二回:
http://www.blankspacestudiohk.com/an-acrobat-of-the-heart...
第一回:
http://www.blankspacestudiohk.com/an-acrobat-of-the-heart...
第二回:
http://www.blankspacestudiohk.com/an-acrobat-of-the-heart...
日期及時間: |
2021年10月13-17日(星期三至日) 時間:Weekdays 1930-2230 Weekend 1400-1800(共17小時) |
地點: |
流白之間 |
費用: |
免費,但只接受舞者報名 |
名額: |
12人 |
導師簡介:
黃家駒
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學士。
「流白之間」的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劇團「馬戲班」藝術總監,亦為表演研究中心(香港)成員。
左「一技」- 吳偉碩(梵谷)老師的「心體一技」跨文化表演體系訓練
右「飛人」- Stephen Wangh的「心之飛人」 葛羅托斯基體系表演訓練
身體中兩條傳承,靜待生命把它們溫柔揉合成「黃一飛」。曾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台灣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澳門的友人創作(藝術)劇團等地方作教學分享。
導演作品包括:馬戲班《逆水行》、香港戲劇工程委約節目《香港最後的老虎》、馬戲班x布萊希特戲劇節《灰闌珊》、馬戲班《南京‧淘盡愛‧英雄》。於2016年夏天,黃氏首次以導演作品、女性獨腳戲《紅玫瑰/白玫瑰》參加愛丁堡藝穗節,該劇女主角蘇子情小姐更藉著該演出獲得Asia Art Awards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曾參與演出作品包括馬戲班《墨迷宮》、《再見‧貝克特》、《傻姑娘與怪老樹》、跨媒體舞蹈劇場《行雲流水》、表演研究中心(香港)《「太極與表演」硏究成果展演-伊狄帕斯王》、香港大學百週年舞台劇《百年家書》、撞劇團《都市野人》及《都市野人2》、高行健藝術節《山海經傳》世界首演等。
黃家駒
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學士。
「流白之間」的聯合創辦人及藝術總監、劇團「馬戲班」藝術總監,亦為表演研究中心(香港)成員。
左「一技」- 吳偉碩(梵谷)老師的「心體一技」跨文化表演體系訓練
右「飛人」- Stephen Wangh的「心之飛人」 葛羅托斯基體系表演訓練
身體中兩條傳承,靜待生命把它們溫柔揉合成「黃一飛」。曾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台灣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澳門的友人創作(藝術)劇團等地方作教學分享。
導演作品包括:馬戲班《逆水行》、香港戲劇工程委約節目《香港最後的老虎》、馬戲班x布萊希特戲劇節《灰闌珊》、馬戲班《南京‧淘盡愛‧英雄》。於2016年夏天,黃氏首次以導演作品、女性獨腳戲《紅玫瑰/白玫瑰》參加愛丁堡藝穗節,該劇女主角蘇子情小姐更藉著該演出獲得Asia Art Awards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曾參與演出作品包括馬戲班《墨迷宮》、《再見‧貝克特》、《傻姑娘與怪老樹》、跨媒體舞蹈劇場《行雲流水》、表演研究中心(香港)《「太極與表演」硏究成果展演-伊狄帕斯王》、香港大學百週年舞台劇《百年家書》、撞劇團《都市野人》及《都市野人2》、高行健藝術節《山海經傳》世界首演等。
. 參 加 者 回 饋/花 絮 .
(一)
家駒,多謝你這五日的分享及帶領!
很享受連續五天的訓練及反思時間,喜歡這個不用多想,先做先試的模式,對我這個容易多想,對自己 Judgement 也有Judgement 的人來說, 由第一天開始已體會到這個訓練如何一點一點把我從自己的Judgement 解放出來。 訓練後的我跟自己的 Judgement 好像建立了一種新的關係,它的出現可以是絆腳石也可以是新的可能性, 可以帶給我恐懼或shame, 但也可帶給我新的靈感,看我選擇如何有意識地回應/運用它。
在跑步的那天,我更看到我的Judgement 看似兇惡、硬淨、理性,但實際上頗脆弱,會被別人的反應或「辛苦」 的感覺動搖/打倒,反而身體剛好相反。My body kept going.
另一個轉變是自己面對自己的不足的那種關係。做cat的時候,到最後手心腳掌都出了很多汗,不斷向後滑,很深刻你跟我說了一句 take it 用咗佢嚟做,那「不足」立即變得有用, 變成了新的情感、新的律動、新的意義,「不足」的本質只是兩個字、腦海中的兩個聲音、跳舞或普拉提老師會用的 Judgement。當天回家路途中,我的腦海出現了這一句: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not just my thoughts, my failure is also useful.
第三種轉變是我和我的聲音的關係。 我從未接受過聲音訓練, 慣用文字或身體表達自己 ,沒有留意過movements、呼吸、聲音的關係。與其說它們是三件事,今次體會到其實可能它們是一件事。 語言所包含的也不只是一堆文字,而是整個身體的呈現。起初對於要用聲,感到有點尷尬, 但原來把voice 也當作 muscle 的運用, 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Acting is reacting 這個概念, 對我來說也是新鮮的 。 字面看來,我會覺得是 react to 一些外在的東西/人,從沒有想過是react to自己內在的經驗,Plastique 這個練習讓我親身體會到這個概念, 很感謝家駒你在一些關鍵的時候的一兩句指導/ 引導,讓我自然地就做了一些自己在自己安全圈外的東西,surprise 了自己,暗爽左一陣 hahaha。 不過要把體驗到的東西在跳舞中運用出來,可能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好好練習!
總體來說,這個課程的第一階段並沒有教導我如何演戲, 而是讓我體驗如何由內到外把自己更有效地準備好成為一個表演者。 有幾句說話之前一直都有跟自己說,但這個課程讓這幾句說話變得更有力度:
"I am" is a complete sentence.
I don't need to be this or that.
I need to be aware and honour whatever that's happening inside of me.
I just need to BE what I am at moment.
That's more than enough.
─ Bowie Siu
家駒,多謝你這五日的分享及帶領!
很享受連續五天的訓練及反思時間,喜歡這個不用多想,先做先試的模式,對我這個容易多想,對自己 Judgement 也有Judgement 的人來說, 由第一天開始已體會到這個訓練如何一點一點把我從自己的Judgement 解放出來。 訓練後的我跟自己的 Judgement 好像建立了一種新的關係,它的出現可以是絆腳石也可以是新的可能性, 可以帶給我恐懼或shame, 但也可帶給我新的靈感,看我選擇如何有意識地回應/運用它。
在跑步的那天,我更看到我的Judgement 看似兇惡、硬淨、理性,但實際上頗脆弱,會被別人的反應或「辛苦」 的感覺動搖/打倒,反而身體剛好相反。My body kept going.
另一個轉變是自己面對自己的不足的那種關係。做cat的時候,到最後手心腳掌都出了很多汗,不斷向後滑,很深刻你跟我說了一句 take it 用咗佢嚟做,那「不足」立即變得有用, 變成了新的情感、新的律動、新的意義,「不足」的本質只是兩個字、腦海中的兩個聲音、跳舞或普拉提老師會用的 Judgement。當天回家路途中,我的腦海出現了這一句: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not just my thoughts, my failure is also useful.
第三種轉變是我和我的聲音的關係。 我從未接受過聲音訓練, 慣用文字或身體表達自己 ,沒有留意過movements、呼吸、聲音的關係。與其說它們是三件事,今次體會到其實可能它們是一件事。 語言所包含的也不只是一堆文字,而是整個身體的呈現。起初對於要用聲,感到有點尷尬, 但原來把voice 也當作 muscle 的運用, 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Acting is reacting 這個概念, 對我來說也是新鮮的 。 字面看來,我會覺得是 react to 一些外在的東西/人,從沒有想過是react to自己內在的經驗,Plastique 這個練習讓我親身體會到這個概念, 很感謝家駒你在一些關鍵的時候的一兩句指導/ 引導,讓我自然地就做了一些自己在自己安全圈外的東西,surprise 了自己,暗爽左一陣 hahaha。 不過要把體驗到的東西在跳舞中運用出來,可能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好好練習!
總體來說,這個課程的第一階段並沒有教導我如何演戲, 而是讓我體驗如何由內到外把自己更有效地準備好成為一個表演者。 有幾句說話之前一直都有跟自己說,但這個課程讓這幾句說話變得更有力度:
"I am" is a complete sentence.
I don't need to be this or that.
I need to be aware and honour whatever that's happening inside of me.
I just need to BE what I am at moment.
That's more than enough.
─ Bowie Siu
(二)
其實報這個course 前有一段時間都不能好好享受跳舞,充滿疑惑,以前那種熱情似乎消失了,卻不知道原因。報這個course只想學習新事物,刺激一下腦袋。
5日種種的exercise卻讓我脫下社會面具,真正的感受自己,覺察自己的念頭。原來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了解自己,在寧靜的empty space裡warm-up,才發覺很久沒有這樣「漫無目的」的「動」,去釋放身心的種種能量。 成年人去做「戇居」的事很難,因為包袱太多,而當中的exercise 就是很「純粹」:純粹的跑、純粹的動、純粹的跳、純粹的叫,從而感受到那「純粹」的自己。不要想太多,先動,就會找到新力量。同時,與其他人jam的過程中,發覺自己多麼的不懂與人connect,先開放自己,才可聯繫他人。
最後一日的sound exercise,其實很厭倦,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很愛說話的人,或不是一個懂得用言語表達的人,要我加上身體、感情去表達,真的是beyond my comfort zone。不過亦因如此,才發覺一直困擾自己的煩惱是甚麼,亦更認識自己,接受自己不同的一面。
─ Jessica Leung
其實報這個course 前有一段時間都不能好好享受跳舞,充滿疑惑,以前那種熱情似乎消失了,卻不知道原因。報這個course只想學習新事物,刺激一下腦袋。
5日種種的exercise卻讓我脫下社會面具,真正的感受自己,覺察自己的念頭。原來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了解自己,在寧靜的empty space裡warm-up,才發覺很久沒有這樣「漫無目的」的「動」,去釋放身心的種種能量。 成年人去做「戇居」的事很難,因為包袱太多,而當中的exercise 就是很「純粹」:純粹的跑、純粹的動、純粹的跳、純粹的叫,從而感受到那「純粹」的自己。不要想太多,先動,就會找到新力量。同時,與其他人jam的過程中,發覺自己多麼的不懂與人connect,先開放自己,才可聯繫他人。
最後一日的sound exercise,其實很厭倦,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很愛說話的人,或不是一個懂得用言語表達的人,要我加上身體、感情去表達,真的是beyond my comfort zone。不過亦因如此,才發覺一直困擾自己的煩惱是甚麼,亦更認識自己,接受自己不同的一面。
─ Jessica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