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hee Kim's《修行與表演》分享講座記錄
日期:2017年7月2日(星期日)
地點:流白之間
分享藝術家:Sunhee Kim (金宣希)
逐字聽打、翻譯:莫翠盛
Sunhee Kim 金宣希(韓國)
於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博士學位PhD in Performance Practice畢業。Sunhee Kim自2002年起跟隨Phillip Zarrilli學習「身心合一」Psychophysical Acting訓練,並多次與Phillip Zarrilli作表演上的合作。她在英國、韓國及香港有廣泛的教學經驗,在本年秋季,更將擔任以助理導師的身份和Phillip Zarrilli在新加玻跨文化表演學院(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任教。
她在歐亞多國工作並生活多年,發展了一套對演員訓練及跨文化表演的獨特觀點。除了接受Phillip Zarrilli的訓練外,她亦把自己長期進行佛教冥想的心得融合到訓練和表演當中。她最近曾於新加玻實踐劇團擔任導演,亦於今年二月獲挪威的Nordland Teater諾爾蘭劇院(Nordland Teater)邀請及委約表演。
地點:流白之間
分享藝術家:Sunhee Kim (金宣希)
逐字聽打、翻譯:莫翠盛
Sunhee Kim 金宣希(韓國)
於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博士學位PhD in Performance Practice畢業。Sunhee Kim自2002年起跟隨Phillip Zarrilli學習「身心合一」Psychophysical Acting訓練,並多次與Phillip Zarrilli作表演上的合作。她在英國、韓國及香港有廣泛的教學經驗,在本年秋季,更將擔任以助理導師的身份和Phillip Zarrilli在新加玻跨文化表演學院(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任教。
她在歐亞多國工作並生活多年,發展了一套對演員訓練及跨文化表演的獨特觀點。除了接受Phillip Zarrilli的訓練外,她亦把自己長期進行佛教冥想的心得融合到訓練和表演當中。她最近曾於新加玻實踐劇團擔任導演,亦於今年二月獲挪威的Nordland Teater諾爾蘭劇院(Nordland Teater)邀請及委約表演。
(先說聲抱歉,由於聲音設備不足,筆者雖盡力記錄,但未必能做到原汁原味。以下記錄僅供參考及輔助,一切內容以影片為準,希望各位讀者諒解)[小弟真係盡晒力...]
Sunhee:
我是Sunhee Kim, 來自韓國。我是一位舞台演員和導演,算是吧。
我不知家駒怎樣向大家介紹,但今天不是一場講課,也不是我個人的演講。對我而言,是一場分享,分享我目前為止所學習到的,不論是作為劇場工作者和佛教修行者的經驗。
有人需要翻譯嗎?如果我有令你含糊的地方,我不介意大家截停和發問,我也會嘗試去釐清意思。
在我開始前,我想了解一下...沒有壓力的,只要你願意...為何你會在這裡?
對了,家駒告訴我,你們有些人是來自一個佛學團體?
Sunhee: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想理解你們如何會對佛學有興趣。即便只是像我那樣:媽媽是佛教徒,全家都是,所以我自小就接觸佛學...這會讓我更了解你們,佛學當中有什麼是令你有興趣,或者是如何令你感興趣。這會是今次分享的好開始。
即使你不是一個佛教徒,這會更有趣,因為如果你不是佛教徒,那為什麼對佛學有興趣呢?有人意願分享嗎?
參與者A:
我不是一個佛教徒,但我對於「藝術和佛學是否一樣」的概念感到有興趣。
Sunhee:
嗯,你是表演者嗎?
參與者A:
不是,我只是偶爾會表演。(笑)
Sunhee:
即使不是專業的表演者或劇場工作者,也可以對這方面有興趣的。
(望身旁的參與者B)
你為何會在這裡呢?
參與者B:
大多數原因是因為表演,我好奇如何將佛教和表演藝術聯結一起。加上我老師都是佛教徒。她在香港建立了一所學校 - - 生活書院。雖然她並沒有強迫我去學,但我會不斷從她口中了解更多佛學。
Sunhee:
你呢?
參與者C:
我本身是一名佛教徒,依然在修行,亦有從事藝術工作。我之所以感興趣是...於我,「表演」和「佛學」是毫不相同。例如「表演者」在劇場通常都「自我」(ego)比較大 - -
Sunhee:
好了!我們開始進入「自我」這個話題了!
參與者C:
但當我修讀佛學,裡面教導我們要「去除」(elimanate) 自我?我不知用什麼詞語好。但同時如何和「藝術的價值」相融呢?我經常會思考這個問題。
Sunhee:
明白。還有其他人想分享嗎?
參與者D:
我和她(參與者C)都是來自同一個佛學組織的,我不是一個專業,應該說是業餘,在那組織做義工。我本來是做一些...籌辦藝術表演的工作,後來入了這個佛學組織,便一直在那裡幫手,協助他們的藝術家舉辦表演活動。我覺得,表演藝術的根底與「禪」是扣緊的,所以我好想知道如何在表演中尋找自身,如何將自身融入表演當中。
參與者E:
我和她(參與者C)一樣。佛學、表演和劇場的組合很有趣。我練習過做一些慢動作,我很喜歡看到動作很慢的樣子,非常美麗。然後我見到流白之間對你的介紹,所以就來到這裡。下一位。(指向另一位參與者)
參與者F:
我來到這裡是因為(某參與者的名字),也因為我來自一個佛學團體 - - 東蓮䁷苑。其實我不太了解這個題目如何和佛學扣連,或者這次分享會要達成什麼目的。我沒有帶著期望入來的。只是對於演戲、劇場有興趣,所以找了些戲劇班來上。而今日就是來這裡發掘。
Sunhee:
有人提到表演與演技,你對什麼類型的演技有興趣?為何你對演戲有興趣?
參與者F:
演戲對我來說,是一個是種頗吸引人的形式。我曾經在大學劇社演出中,被委任戲服設計,同時另一個演出想我做演員,但兩者撞了時間,這是我唯一與舞台表演有關的經驗。之後我就去尋找有關舞台表演和演技的課程或者表演。因為我比較少接觸這類表演、公開演講的訓練,而我相信聲音的運用、演技、形體訓練,都幫助我在舞台上表演。
Sunhee:
昨天,我和家駒閒談,談到關於如何去命名/定義(naming)修行者(practitioners) :一邊是劇場工作者(theatre practitioners),他們是叫做演員、導演、還是教授演技的人呢?而另一邊則是佛學修行者(practicing buddhist)。在我博士論文中,我嘗試從佛學角度去探究劇場修行。同家駒提起,然後他就建議,不如和一班人一齊分享。
但好明顯,我不是一個「覺醒」(enlighten) 的人,亦不是一個好的修行者。我每日都有修練(佛學)的 - -我會之後再講我是怎樣修練 - - 我會吸煙,會飲酒,亦會做愛,所以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嚴格的佛學修行者。
我先講講一些背景,讓大家容易理解我是如何接觸佛學的。正如我提過,我家人都是佛教徒,特別是我母系家族。所以由我有記憶開始,就是見著母親和外婆去修佛,然後我就被帶到家附近的寺廟,玩啊,閒逛啊等等。但我內心深處一直有一種感覺,就是這與本質相當接近,不論是在佛廟的時候,還是修行的時候,總覺得......這就是要做的事,這是我想成為的 (that’s how I want to be)。所以基於這強大的感覺,我就向這方向發展。
至於劇場,我小時候參與過學校戲劇演出,與大部份人一樣,接觸表演的往往是在學校、幼稚園、教會聖誕節表演。之後我好像飾演灰姑娘裡面...那個...巫婆的媽媽?...不錯,然後我就對表演有興趣。好多年之後,我在韓國讀完書,我搬到英國去研習劇場。在我第一個學期,我無機會去上這類的演技課 - - 我教授(編按:Phillip Zarrilli) 用了三種傳統的技藝 :瑜伽、太極、印度古武術(kalaripayattu)來訓練演員。
三者混合一起用,他利用了冥想(meditation art) 或者武術(martial art) ,你喜歡怎樣稱呼他們都可以,去訓練演員。我什麼都不懂,除了武術!我在韓國,是一大堆香港和武打電影伴著我成長,那些武打電影多到好像有十四個系列一樣!所以,當我觀課的時候,我即刻就想:「好!我想做!」。有點兒像你(參與者E)所說的慢動作:「哦,好優雅。」我搞不清楚是什麼,但我就是知道我喜歡; 又好像有種力 - - 好像磁場這樣- - 吸引了我過去。所以去到第二個學期 - - 因為第一學期不能跟這位老師- - 我就去上課。那是2002年,就由那時起我就開始我的訓練。
以上兩種就是我人生修行的兩個法門,或者我作為一個人...一個劇場工作者的養份。但這永遠是一個很大的題目(big topic) 。
佛學是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傳統之一,我通常不稱呼佛學是一門宗教,因為如果在英語世界,「宗教」一詞本身有一定的含義。但佛學作為一個古老的傳統,可能你們都知,有好多學校、好多文獻、好多理論、好多不同的修行方法。單是冥想,就有上百種、上百萬種的方法。
正如,演技(acting)亦有相對廣範的範𤴆。單是比較西方和東方這麼多年來的戲劇歷史,就有成千上萬種方法去探索演技 、表演藝術。所以,我們不可能涵蓋所有表演方法。
正因如此,好難去問你們對於哪種佛學或是哪種表演方法有興趣。反而要倒過來問你們,佛學和表演於你是怎樣的一回事,這會影響我們如何去接觸,或是如何去修行兩者。實在有太多形式的演技或是表演方法...有寫實主義(realistic)... 非寫實主義(unrealistic)(笑)...有馬戲、音樂劇、話劇、非話劇、形體劇場...等等等等。
所以今日來到這裡,我會問,如何令這次分享...讓大家得著最多 - -
參與者G:
你最近有沒有些演出,是直接和佛學題目有關?可以分享下過程?
Sunhee:
好!我等下會再講多少少。謝謝你提問。
所以我打算今次的分享,我不會去探討某一類學派的佛學,或是某一類的演技,因為這只會變成一門講課或是我個人的演講。這很沒趣。
所以今日,我想集中講一個範圍...為何當初會讓我去反思...去選擇...以著重「身」、「心」的佛學和表演藝術為我博士論文的題目。
因為我們都活在華語世界,所以會有方法去詮釋「身」和「心」。但我們同時活在這個具支配性的資本主義時代。我發現,我們其實都活在一個「常態文化」(normalized culture) 。雖然我們是來自不同的文化,但我們如何再去論釋「身」和「心」的關係,是會受到資本主義下的「常態文化」所影響。這亦會影響我們對演技的看法。
因為不像其他藝術形式,音樂、畫畫、攝影,演員只有自身作為表演工具。我們沒有攝影器材、樂器。當然,音樂家自身會演奏樂器,畫家自身要操控畫筆,但(表演/演技上)我就是創造的人,但同時我也是件藝術品自身。(I am the one who is doing it, I m the one what is done, at the same time)作品與創作者是二元,但同時就是自身。
我有個小技巧(去解釋)。如果我要你用手指,指向你的「心」(mind),你會指向哪裡?
(多數人會指頭)
這很有趣。因為如果問英語世界的人,他們會指向這裡(頭)。如果問華語世界的人,有些人可能基於中文字,會指向這裡(胸口)。但亦非常有趣的是,很多年輕的一群,就正如你們剛剛一樣,即使是否來自華語世界,都會指向頭。我們不會探討語言的複雜性。但,不要介意我簡化整件事,好多亞洲人都會指向這裡(頭)。我在英國問人,接近全部人都會指向(頭)。這很重要...去思考你的「心」(mind)在哪裡。
在佛學上,以我所知,(「心」)不在頭或者心臟(heart)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大眾所認為的心,和佛學上講的「心」是不同的。佛學所講的「心」沒有特定的地方,不會是身體某一處地方,或是屬於身體某部份,因為「心」不是一件東西(thing)。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或者它擁有自己的生命。它不是一種東西,不是一種物質,從佛學上來看,它倒是一種過程。
這已經會令我們會問,我們如何去控制「心」,我們如何去發展「心」(develop your mind)。
在表達上/語言溝通上,在英語世界常見的 - - 例如說你為何要上大學,噢,「因為是要加強思考」(develop the mind) - - 這就是我們如何談「Mind」這字 。從日常的溝通中,我們將「心」(Mind) 當作一件「東西」,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變成一種屬於個人的東西,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一樣。這就是大多數人所理解的「身」和「心」,大約是近這三四世紀所產生的,不論是在科學層面,還是藝術層面,特別是演技上的層面。
談回我的演技訓練上,那個有武術元素的訓練。
一開始我好想做好,踢腿要踢得高的,要做到一字馬。我一直都好想做舞者,但我天生不是一個舞者的身材。所以我一直好努力,因為身體是屬於我的,我應該有能力控制它。同樣地,我認為我有能力控制「心」。當一個人失去理智的時候,(英語上)我們會說:「你是否喪失理知?」(“Are you losing your mind”)。我不清楚廣東話會否這樣表達,但透過這種表達方式,可以反映出我們是如何看侍「身」、「心」、自身(self) 和感受(Feeling)。另一個相當大的題目,「感受」(feeling) 或者是「情緒」(Emotions) ,特別當你對演技或表演藝術有興趣,這兩個字眼你會不停又不停的接觸到。
經常有人提到,關於「表演情緒」(acting emotions)問題,特別在西方世界:演員應該比角色更快感受到情緒,還是不應該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呢?
因為當我講「你是不是瘋了?」(”Are you out of your mind?”) ,意思是那人的行為失去了理性,變得很情緒化。而這會反映一種「心」和「情緒」的階級觀念(此時Sunhee 將「心」Mind 放在高位,「情緒」Emotions 放在低位)。這種表達方法在近幾百年出現的,而再比這早期,這個講法並不存在...大約應該是十七、十八世紀...笛卡兒二元論開始(Cartesian dualism),笛卡兒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
人類思考能力帶到我們要理性、合理,要變得更加「對」的狀態。而不理性、情緒化、有感受好像需要不斷被人壓止,違反理性(intelligent) ,情緒是個差的存在。
參與者F:
因為當演員的情緒會影響表演,所以會導致這個情況?
Sunhee:
不錯。所以有兩種說法,一邊是演員不應感覺到情緒,要顧全大局,要保持「冷酷」(Cool) 的狀態;另一邊則是,不,演員應該感受的,這樣才能感動到觀眾。
參與者C:
但劇場上有好多人對此有不同的探索...
Sunhee:
有些演員會傾向一邊,有些導演也可能傾向一邊...
參與者F:
你呢?你會傾向哪一邊呢?
Sunhee:
對我而言?好問題。我認為這個討論根本是沒有必要性的。這只會為演員制造更多的問題。為什麼?因為這種想法,會將「身」、「心」、「感受」分開,甚至會比較。就好似我有要打開一個抽屉,我將我的感受、情緒(從自身分開)放進去;又打開另一個抽屉,我將我的理智(抽出)放進入;下一個我將身體放入去,不斷訓練不斷訓練。某程度上,是我在控制這些抽屉。
恕我要我簡化了整個程序,但我想這個形容,應該不會引起誤解。
所以,有些人,可能不是劇場工作者,都會有聽過「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 的故事。當中的男演員為了飾演一個失眠的角色,於是讓自己不入眠。
參與者H:
是的,因為他想嘗試進入角色。這種訓練方法亦有演藝學校會用到。
Sunhee:
不錯。
參與者H:
當演員探索完之後,那個演員,或是導演、或是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協助他抽身,將他和角色的情緒分開。不少演藝學校的學生不斷地經歷失敗,但不知怎樣做。
Sunhee:
你聽過不少偉大的演員,嘗試透過以這個方法去進入角色,例如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他常常用到這個方法。不過我們不探討戲劇的歷史,但方法演技不是史氏體氏,不是俄國的產物,而是美國的產物,但這不是重點,只是有點重要所以我想先輕輕提一提。
好,重回我們的主題,好啦,如果我想訓練我自己,那現在我要訓練什麼?我應該訓練自己的身體、練武術、練體操?「我」如何去訓練「心」?
首先我們要明白它們是如何合一。我們好多時候沒有系統地工作,所以作為演員、導演、演員訓練,我會有興趣的是,有沒有一個有系統性的方法去訓練或是表演呢,不管是什麼類型話劇或是演技方法。
我指的有系統的方法,是指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可以容許我們不斷重覆地訓練,讓我們去進步。同時,在排練前有一些確切的指引演員去做。所以我不會只是坐在這裡,等待靈感來到。老實講會很悶。
等我講一個個人例子 - - 那時令我感到好挫敗的。
當我聽到有人在討論角色,討論了很久很久,或者是當我是導演,有人對我的執導方向提出建議 - - 如何令角色感受到什麼啊、那場要有幾痛心啊、我們應該帶出怎樣的訊息給觀眾。這都沒有問題的,那你做給我看,建議一些方法令我做到吧!
同樣地,我小時候都在寺廟,反正沒有什麼好做,就在裡面玩耍,那時還很小,偶爾會和和尚聊天,旁聽下佛學堂,讀一些佛學的書、教材,各種不同類別、不同寫法都有。作為佛法修行者,我們應該用怎樣的狀態開始修行呢?我們當然可以討論修行的結果,或是經過修行後最終得到一個怎樣的狀態,但那我如何做到呢?這我是最感興趣的。
問到這裡,好,我要平靜下來,不要再感到挫敗或是失落了,要平靜下來。
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呢?不論是劇場或是佛學修行,我都會想問,我如何去做到呢?要跟著方法,一步一步的修行已經好難,更何況我連方法都不知道,佛祖啊! 當然我知道有好多方法去修行,總有一個方法可以做,但至少我需要找到一個去嘗試,一些較具體的方法去做。
好,回到「身」「心」的關係。
作為一種表演的經驗,佛學對「身」「心」關係的詮釋,如何可以套入去演戲上呢?
當然,我們知道有好多種表演方法、戲劇形式,但當中最顯然而見,就是「角色」(創造)(Character),雖然有些劇本未必可以見到「角色」,可能沒有名字的,但是依然可以說「角色」(的創造)是相對普遍,我們大眾容易接觸到的,不論是舞台劇還是電視劇,都會有演員和角色。而某程度上,作為演員(的工作),我要變成角色。
那作為觀眾,我們如何去討論一場表演,去評論演員的表現呢,不論是在戲場、電影、電視劇?你會如何考量一個人的演技呢。有時候,當你離開了劇場,或是電影院,你可能會說:「嘩,那個演員...消失了!」 「那演員說了角色的內心!」或是「我相信他是個角色。」那個角色是令人信服的。 或者,如果我們專注留意一個演員,看其不同的作品,飾演不同的角色,然後「嘩!轉變了這麼多!他是如何做到?同一個人,可以演多這麼多角色,是如何做到呢?」
我有個演出經可以分享。可能是我演過,除了是灰姑娘那次,有最完整的文本,有角色可演的演出,《女僕》,一套法國的戲劇。但那次,我們不是跟著文本做。導演將它改編了。原先那個劇本,是有兩個女僕一個女主人,她們扮演女主人。而這次改篇,有五對女僕和女主人,換言之,有十個女僕和五個女主人。我們全程在舞台上,我是飾演女僕,但其實我們都是飾演同一個角色,所以是說著同一樣對白的。五對不同的女僕舞台,但一起演同一樣的東西。當導演說:「好,要第三對」那我們就要接上一個演員的對白再繼續演下去。完成作品。那導演不知什麼時候會停,他會說哪一對要開始,所以全看導演那刻心情。
(以下對話需要看影片去解釋,因為Sunhee用了身體語言解釋《女僕》的舞台設計)
舞台是這樣,觀眾席在這邊,台的後側會稍為高少少,有三個台,每個台有一個女主人,而台的前面兩側,有另外兩個台,一邊有兩個女僕和主人,另一邊同樣有兩個女僕和主人,所以有五組,而觀眾席那邊就是導演。所以,除了我不知道何時我需要去讀台詞,我甚至不知誰會是女主人或是我另一個女僕拍擋。所以,例如當我和你(Sunhee 旁邊的參與者)是女僕拍擋,我和你在演的時候,突然導演要第二個女僕,回應我的對白,我就要轉身和第二個女僕繼續演下去,然後可能是第二個女主人,我又要跟她演了。所以我在舞台中不斷和不同的演員交流。
參與者I:
那你要在舞台中不斷遊走嗎?
Sunhee:
不用。在戲中,我們有五個位置,另外有兩個演員,是容許在這五個位置中不斷穿插的。不過他們不是戲中的角色,他們是「局外人」(Sunhee 在這裡用了開閂引號的手勢),但可以選擇走入去演,讀對白,中間插入去演。所以那些對白不是即興的,是一早定下的。
雖然這個舞台設定是非寫實的,但整個演出是有文本(Text-based) ,而文本是角色為主(Character-based) ,只是當中的角色會由幾個演員分演。
我作為演員的工作,當然要熟習台詞, 但次序比一般演出不同。一般來說,要演一套戲,你要知道角色會有他的歷程,例如動作,他的台位...要如何在舞台中穿插;心理歷程...作為演員你會知道內在發生的變化...我稱之為「行動譜」(score)。你知道你要做什麼,你將會做什麼,例如你要走去哪裡、你的眼睛要注視哪裡,那就會塑造(shape) 到你的表演。透過這一點一步的累積,希望讓觀眾去理解你是誰,你要演誰,或是你在演什麼。所以這是一個延展的歷程。
只是在這個演出的設定底下,我不能控制。雖然我們是演同一堆對白,但我可能選擇大聲去演某些對白,因為那戲在這部份會這樣推使我去演,要大聲讀出對白。但其他人可能會靜靜讀出對白,這令我在演出個角色有好多的轉變。某程度上,我是「設定」好這個角色,但實際上我所設計好的,一切沒有出現。那角色本身就會有些不同了。
那我要做些什麼?
接受?然後再去。
這種設定需要怎樣的演技呢?
(不同觀眾去答,Sunhee 重覆答案)
專注...觀察...有機...打開感官和覺察...經常要準備好...不錯...專注自己和當下...非常好... 角色的本質...你是什麼意思?
參與者J:
意思是,不論是什麼外來刺激,我都捉住角色核心的一點...角色的對白和行動都係來自這一點。
Sunhee:
但這個核心,未必和其他演員所演的角色相符。噢,我忘了說一點,是這次演出,是有六種不同的語言...有普通話、英文、有韓文、有希臘文、威爾斯文...但他們不是以語言去分組的,所以不同演員是說不同的語言的對白。所以當上一個演員是碰巧說希臘文,我只能相信他是說到某處。
參與者K:
那你是否只是根據對白,在演你的部份?
Sunhee:
這是一個好問題。
首先,跟大家分享這個例子,並不是要說這個演出很艱難,很瘋狂。而是我認為這個演出會是一個好例子去展現 - - 從佛學角度,一個演員如何去感受自身和他者、內在和外在、主體和客體。如果我將此這樣理解會容易得多。但愈是要讓人容易理解,其實愈是困難。
如果說回(參與者J)的觀察,要找回角色的核心,那角色的核心是什麼?例如那個人演我同一個角色,同時說著一樣對白,但不同的語言。那就視乎你是如何去看何謂一個人了,不是嗎?
什麼是人類的本質?什麼是我/自身的本質?這沒有單一答案。所以回到一開始討論的部份,這不會只有一個方法或單一答案,完全視乎你是如何看待這世界或自身或演技。所以對我來說,不單是因為佛學角度,而是面對住一個難題 - - 這個特別設定的演出。我開始反思,自己困在哪個難題,別人的疑惑是什麼。因為當你在排練期間,我覺得好挫敗,我內心經常:「你應該這樣讀對白的!」「不是呀!我不是這樣給你台詞的!」「這是錯的!」「這個角色怎可能會這樣說...我一早告訴你了。」但我怎能說我的詮釋或演譯方法,就是演員的核心呢?不是嗎?導演沒有說什麼,我也不能說什麼...所以,某程度上,我需要妥協的。
那演技需要什麼?你們提到要打開感覺,那當然啦!任何演出都需要你打開覺知。但正因為這樣,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就要去演。有人提到專注當下,絕對需要!如果我突然失神,我不知我演到哪裡去。講到表演,我們常常說要「在」(be present) ,不是嗎?剛剛有提到,要接台詞(take it ) ,那你是如何接台詞呢?因為如果我太在意,要有角色的連續性,那我就會留意少了角色的張力變化。
上一個演員,上一秒,他演了一句已定的對白,然後到我要根據導演指示,要「接」台詞了,如果我太在意兩個相同的角色會否不一致,將專注力投放於「我要演同一個角色」身上,整個演出可能會失去了張力變化。
參與者K:
那你「接」了什麼?
Sunhee:
這樣說吧..這視乎我們在排練時發掘到些什麼了。在排練時,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知道各自的歷程,亦會決定了整個整體演出流程/歷程,所以不會有五種完全不同的版本,五種詮釋。恕我再簡化件事,我們排練的時候,雖然或多或少知道演出的張力在哪,但不代表我們設計好演出每個時刻,但我們會或多或少會知整個演出流程。
所以你會知。但同時,你接到什麼(What you take) 和整個演出的流程,不是來自你的腦袋,而是透過一個接一個時刻去呈現。我不能控制,沒有去嘗試去保持所謂的演出流程。我不能去思考/設計(Thinking about it),如果我在腦海中,我就不能行動。所以當上一個演員完成他的台詞,我透過打開覺知,和專注自身和環境- - (自身和環境)專注兩者不是相對 - - 將自己著地當下(grounding yourself) 是必需的,因為在演出中會有不同的資訊/聲音在穿梳,我根本沒來得切搞清楚聲音在哪個方向而來 - - 我還未包括觀眾,還有兩個演員不斷在台中遊走,還有導演用米高鋒說話,需知道米高鋒的聲音又會制造距離,所以真的有很多資訊要接收。我要接收,同時要繼續演出,所以我必需著地於當下(had been grounded) ,否則我就會迷失,因為我被資訊沖走了,過份負荷了!所以我必需扎根地下(ground) ,那我就可以對空間打開覺知。因為你對地下有覺知,你不會再擔心自己被推倒(being moved) 。只有當演員不感安全,全會堅持去用自己的方法,因為我實在受不起被推動(can’t be afforded to be moved) ,因為我不想,因為我怕。但一旦我扎根於地,無問題,隨時來。
參與者F:
那你透過什麼去知道?
Sunhee:
這個演出,正正就是我如何將佛學於劇場的例子,所以亦想分享這個例子。我稱這個過程做「冥想型演技」(Meditating Model Acing) 。冥想意思即是平常冥想的意思,但不是當我做表演時要靜坐合上眼。我意思是,會運用一定程度的覺知於角色創造上,例如那一次特別的演出。我一定要知道我內在和外在發生的事,例如較近距離的伴擋女僕和女主人,然後是整個空間,但同時我要清楚自己內在的動向。內在的意思不是我心理狀態,我意思是真正生理上的內在,那種張力在身體產生的結果。
正如剛剛有人問到,我要「接」些什麼呢?我聽到聲音,聽到兩者碰撞,然後我的聽覺覺知告訴我,我聽到了,然後那聲音如何在我身體內產生共嗚,一種身體上的感覺(Sense) 。這會是一個資訊,如果我在瞬間跟著這訊息走,(Sunhee 拍一下手)這就是我將聲音送出的方法。但同時,我需要知道我何時要閉嘴,因為下一句對白不是我的。這就是另一個難處,不是接,而是我同時如何「停止」,但並非真的靜止。因為如果不是我演的時候,我不能就這樣(Sunhee 擺出一個沒有能量的姿勢),我依然在台上,不能在等下一個時刻。你內在依然在演。在整個演出過程,依然在表演,只是不是在外在呈現。當我們都演得好,每個演員都會接到對方,不論是可見的、可聽的,而是能量(engery) ,這空間上的(能量)是不斷累積上去的。所以我可以保持覺知整個演出的過程。如果我只是停留在思考,在想:「噢,那個演員在演不快,那個演員在演什麼的」不行,不能這樣做。
之所以叫「冥想型演技」是因為,一方面如果我們從理論上說,這些論說、名字,即自我狀態(state of self) 、任何這些佛學用語,我不知各位有沒有做冥想練習 - - 籠統地說,冥想普方大約分兩種,一種好像掃描式(Browser) ,在觀察身體的覺知; 另一種則是「專注」(Focus) 的冥想,你只是專注在一點,讓其他事物慢慢模糊掉。所以這兩種都是較普遍練習在當下的冥想訓練。所以在這種表演過程,都會有少少這兩種冥想的元素。
當然,我不是一個「受啓蒙」的人,不是一個進階的冥想者,我的冥想練習都是很基本的。我沒有跟隨某個老師或是學校。雖然我有做過好多退修(retreats) ,但我沒有只跟一個方法去做,我有第二種訓練(second practice) 的方法,所以可能有人會反對:「不,這不是佛學的冥想」不錯,我真的不懂。我不是想做一個佛學的冥想者,我只是有興趣究竟冥想如何影響我。
所以,當你不斷在想「什麼是你」,這反而令你迷惑...會令你少了即興、靈活,或是做了些不太重要的細節(working minor) 。如果你認為身體只是一樣,你用腦袋就能控制的物件,那你能做到其實很少。如果我們從佛學角度理解自我,自我或是非自我 - - 其實兩者只是一體兩面,先不理會諸多學派的學說。「自我」(self) 是不可能獨立並於其他事物分離的。
是否有點糊亂?其實有評論亦因此針對佛學去說。不如我說另一個例子。
一個佛學修行者,好像是七世紀左右?他除了修行之外,亦是一個作家,對「心」這個題目(mind)都非常好奇。他提出/寫一種理論,如果要譯做英文是「Same Different Theory」 (編按:和Sunhee 查詢過後得知,是원효대사 元曉大師 (617~686)的 동이론 同異論) 。
在這個理論下,所有對立的概念 - - 「同」和「異」,在佛學下有另一種看待世事的角度,我嘗試引用他的句子......好難譯:「一不代表非二(One does not mean “not two”),二不代表分裂的一(Ruptured One)」 有點難明。
以我理解,一和二不是相異,但重要的是,我之所以要引用,是他的寫法(the way of his writing) 。他不是說「一和二是不同的」那會容易得多。即使只是如此簡單的概念,他之所以不是說一和二是不同,特別是,他要提:一不代表非二,他在玩弄「否定」的概念(playing with negation ) ,他在玩弄我們用主觀和客觀角度看待事物的日常。所有相同,和相異,所以他名此理論為「同義論」。
因為他在注視同和異的關係,不論是「我和我是相同」、「我和她是相異」、「一是少於二」或「二不是一」,他可以將這個理論放在不同層面或情境。而他真正的意思是,「自我」或是任何一個「存在」如何 -- 補充一點, - - 佛學上的「存在」(Being) 不單單止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物,只是死物的能量沒有顯然而已,因為回顧我們所說,「心」(Mind) 不是一種物質,「身」都不是,只是從物質的角度看,「身」可以是物質,因為它有血、肉、器官等,但這血肉不等於「身」。
我用第二個簡單的角度,從創作的過程去看,就以我上次演《女僕》 一例。如果我視那角色為「我」的角色,我可能會這樣:「不!你不能這樣說台詞,這不是那個角色!」,但!如果我否定這個角色是「我」的角色,我又跌入那陷阱。
所以佛學所語的 「非我」(not self)、「空」(emptyness) ...佛教有好多時用的否定字眼(negation) ,例如「不」,又例如「空」、「無我」(No self) 等等,但其實...「空」不是真的解空(empty),「非我」不是指「不是我」,「一不代表非二(One does not mean “not two”),二不代表分裂的一(Ruptured One)」。如果我,作為演員,說,我不能堅持我的「行動譜」(score) ,如果我這樣想,我不能行動(move);相反地,如果我堅持我的「行動譜」,我同樣不能行動。當然,我能夠繼續演下去,但應該演得不太好。
這就是我在這次演出給予自己的挑戰。所以我稱這為「冥想型演技」,因為是揉合了劇場背景下我如何完成任務,同時間我將冥想訓練放進去 - - 我專注一點,同時我打開對周遭的覺知 - - 我將佛學修行應用在創作過程,還有我本身的劇場訓練 - - 身心合一的訓練 (Psycho-Physical training) 。是否成功不是我說了算,但這是一個發掘的過程,一個例子,去說明兩個看似不相同的範疇,如何互助揉合。
我還是一個導演和劇場構作,一直在探討如何將零碎的事物揍在一起,其實講到最後,就是想做到 - - 如何令事物呈現 ,不論是角色、劇中的世界,都是要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將事物呈現,
所以在這個說法之下,佛學對表演是非常之有幫助...不論理論概念化(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還是實踐上(Practical)...這統統都基於我的看法或是我如何去呈現。不像基督教,佛學不認為生命是一種創造(Creation),佛學認為生命是一種呈現(Manifestation) 。而呈現的意思是過程(Process) 。所以我沒有創造一個角色,我不是耶穌,我不會創造一個生命,我亦不會創造那個表演的世界。什麼時候事物會呈現?就是在不同的情況一起發生,就會呈現。所以作為劇場工作者,我就是要將所有這些點連結起來,或者去營造這些條件,事物就會得以呈現。同時,我是否在控制呢?不錯。我是否不在控制呢?也是。不錯,你可以叫我做「誘導者」(Facilitator)。
這就是我想分享的...從一個淺白的方式...其實都不淺白...這就是我一直所做的內容,不論你有沒有興趣,例如你對佛學有興趣,或是正在鑽研演技...正如佛學常常說,專注當下,不論你做什麼,專注現在。(笑)不要擔心「導演的遠景」 。做你想做的,現在。
我是時候要閉嘴了,請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想分享,或是疑問。謝謝各位!家駒,不要將這段片放上網(笑)說笑而已,你做你想做的。
參與者K:
我曾經在一個演出,做一隻雀仔。在演出之前,我見到一隻雀仔被車撞死,然後我見到一樣神奇的事情發生:有一大堆雀仔圍繞著那隻死了的雀仔,他們好像不怕車一樣,保護著那雀仔的屍體。之後,我在演出中,我把自己當成那隻雀仔。我的情緒,完全地集中在我的角色中。然後,我見到其他表演者,我看到他們在舞台上的形體動作,已經好觸動到我的情緒。基於我見到那個畫面,及這些形體,我真的把自己的身、心專注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我不是人類,而是那隻雀。
Sunhee:
但我肯定你是人類,不是嗎?各位如果對劇場有經驗,對表演有非常好的體驗,你有那種當周遭事物的感覺,但同時你亦你又有好清楚知道,你是在這裡。那時通常我會知道,我是否在自我沉溺。有人提過「自我」(Ego) ,我們不能避免 - - 如果我沒有「自我」,我不是人類。這不是我們的一部份,不是嗎?但我不想被它所控制。所以,(對參與者K)我好明白。某程度上,是一種解放;某程度上,是一種你認知自己存在,同時對周遭事物保持開放。其實亦和一些生物(植物)的生命狀態好相似:你扎根一點,非常穩固,然後開放,那些記憶的距離,你感覺自己就是角色,但你仍有對地下的感覺,同時你認知自己是踏足於地。所以我好明你的經驗。
參與者J:
有些事我想分享。
作為一個表演系的學生,我有好多機會去表演。但內心經常充滿疑惑...我現在所做的事(表演),不能稱為我的人生目標(life goal) 。我不是要批評商業藝術,但有時看一些商業製作,我會說:「這不是我想投身想做的事。」究竟有什麼東西我想投身呢?我有一些時刻,好像她(參與者K)一樣,當有一些因為演出、表演觸動了生命,甚至是靈魂,會有一種滿足感。不是出於「自我」的:「這是好的演出!這畫面好美麗!」不是這些,這些是毫無意義。
但這些時刻是非常之少的,而通常都不在表演上發生,倒是表演課堂上的居多。那些氛圍,沒有任何批判...所以我來這個分享會,想探究佛學或是佛教能否帶到我更遠大的目標(Bring me to bigger goal),而不是只是在服侍我的「自我」,去控制我,逼我在舞台上演出,逼我讀台詞。這是我想探究的。我覺得修行更重要,「表演」(Performaning) ,是大過「演出」(Performance) 。
Sunhee:
繼續發掘吧。
(由於以下內容音質問題,大部份內容只能意譯,建議各位直接觀看片段...)
當我們提到與他者合一(be one),或者與角色合一,或是好像剛剛提到,有種觸動心靈的感覺......冥想和武術一樣,都是這樣形容...就是所有的界限就會消失。有個說法,記得我們提過的同義論嗎?就是那個「一不等於不二」...err...就好像一個閘,閘前閘後都有一樣東西,一旦閘打開了,你就會見到是一樣東西;如果閘口是關了,就會呈現是兩種東西。所以事情就是這樣,那個閘的開關都是由我們自己。所以有時,當我們好大方的交換(to exchange) ,我們會感到完滿(Fulfilled) 。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好難去感受到,所以這是我享受表演的原因,去認識人類。我獻出自己,不是要服務人,為了一場真誠的交換。這很有趣,這種交換,這種雙方樂意的交流...我們有什麼時候會做呢?所以當作為群體去演出的時候,我很享受,因為當對方就好像是自己...呈現了
還有什麼要分享、疑惑嗎?好吧,謝謝各位!
Sunhee:
我是Sunhee Kim, 來自韓國。我是一位舞台演員和導演,算是吧。
我不知家駒怎樣向大家介紹,但今天不是一場講課,也不是我個人的演講。對我而言,是一場分享,分享我目前為止所學習到的,不論是作為劇場工作者和佛教修行者的經驗。
有人需要翻譯嗎?如果我有令你含糊的地方,我不介意大家截停和發問,我也會嘗試去釐清意思。
在我開始前,我想了解一下...沒有壓力的,只要你願意...為何你會在這裡?
對了,家駒告訴我,你們有些人是來自一個佛學團體?
Sunhee: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想理解你們如何會對佛學有興趣。即便只是像我那樣:媽媽是佛教徒,全家都是,所以我自小就接觸佛學...這會讓我更了解你們,佛學當中有什麼是令你有興趣,或者是如何令你感興趣。這會是今次分享的好開始。
即使你不是一個佛教徒,這會更有趣,因為如果你不是佛教徒,那為什麼對佛學有興趣呢?有人意願分享嗎?
參與者A:
我不是一個佛教徒,但我對於「藝術和佛學是否一樣」的概念感到有興趣。
Sunhee:
嗯,你是表演者嗎?
參與者A:
不是,我只是偶爾會表演。(笑)
Sunhee:
即使不是專業的表演者或劇場工作者,也可以對這方面有興趣的。
(望身旁的參與者B)
你為何會在這裡呢?
參與者B:
大多數原因是因為表演,我好奇如何將佛教和表演藝術聯結一起。加上我老師都是佛教徒。她在香港建立了一所學校 - - 生活書院。雖然她並沒有強迫我去學,但我會不斷從她口中了解更多佛學。
Sunhee:
你呢?
參與者C:
我本身是一名佛教徒,依然在修行,亦有從事藝術工作。我之所以感興趣是...於我,「表演」和「佛學」是毫不相同。例如「表演者」在劇場通常都「自我」(ego)比較大 - -
Sunhee:
好了!我們開始進入「自我」這個話題了!
參與者C:
但當我修讀佛學,裡面教導我們要「去除」(elimanate) 自我?我不知用什麼詞語好。但同時如何和「藝術的價值」相融呢?我經常會思考這個問題。
Sunhee:
明白。還有其他人想分享嗎?
參與者D:
我和她(參與者C)都是來自同一個佛學組織的,我不是一個專業,應該說是業餘,在那組織做義工。我本來是做一些...籌辦藝術表演的工作,後來入了這個佛學組織,便一直在那裡幫手,協助他們的藝術家舉辦表演活動。我覺得,表演藝術的根底與「禪」是扣緊的,所以我好想知道如何在表演中尋找自身,如何將自身融入表演當中。
參與者E:
我和她(參與者C)一樣。佛學、表演和劇場的組合很有趣。我練習過做一些慢動作,我很喜歡看到動作很慢的樣子,非常美麗。然後我見到流白之間對你的介紹,所以就來到這裡。下一位。(指向另一位參與者)
參與者F:
我來到這裡是因為(某參與者的名字),也因為我來自一個佛學團體 - - 東蓮䁷苑。其實我不太了解這個題目如何和佛學扣連,或者這次分享會要達成什麼目的。我沒有帶著期望入來的。只是對於演戲、劇場有興趣,所以找了些戲劇班來上。而今日就是來這裡發掘。
Sunhee:
有人提到表演與演技,你對什麼類型的演技有興趣?為何你對演戲有興趣?
參與者F:
演戲對我來說,是一個是種頗吸引人的形式。我曾經在大學劇社演出中,被委任戲服設計,同時另一個演出想我做演員,但兩者撞了時間,這是我唯一與舞台表演有關的經驗。之後我就去尋找有關舞台表演和演技的課程或者表演。因為我比較少接觸這類表演、公開演講的訓練,而我相信聲音的運用、演技、形體訓練,都幫助我在舞台上表演。
Sunhee:
昨天,我和家駒閒談,談到關於如何去命名/定義(naming)修行者(practitioners) :一邊是劇場工作者(theatre practitioners),他們是叫做演員、導演、還是教授演技的人呢?而另一邊則是佛學修行者(practicing buddhist)。在我博士論文中,我嘗試從佛學角度去探究劇場修行。同家駒提起,然後他就建議,不如和一班人一齊分享。
但好明顯,我不是一個「覺醒」(enlighten) 的人,亦不是一個好的修行者。我每日都有修練(佛學)的 - -我會之後再講我是怎樣修練 - - 我會吸煙,會飲酒,亦會做愛,所以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嚴格的佛學修行者。
我先講講一些背景,讓大家容易理解我是如何接觸佛學的。正如我提過,我家人都是佛教徒,特別是我母系家族。所以由我有記憶開始,就是見著母親和外婆去修佛,然後我就被帶到家附近的寺廟,玩啊,閒逛啊等等。但我內心深處一直有一種感覺,就是這與本質相當接近,不論是在佛廟的時候,還是修行的時候,總覺得......這就是要做的事,這是我想成為的 (that’s how I want to be)。所以基於這強大的感覺,我就向這方向發展。
至於劇場,我小時候參與過學校戲劇演出,與大部份人一樣,接觸表演的往往是在學校、幼稚園、教會聖誕節表演。之後我好像飾演灰姑娘裡面...那個...巫婆的媽媽?...不錯,然後我就對表演有興趣。好多年之後,我在韓國讀完書,我搬到英國去研習劇場。在我第一個學期,我無機會去上這類的演技課 - - 我教授(編按:Phillip Zarrilli) 用了三種傳統的技藝 :瑜伽、太極、印度古武術(kalaripayattu)來訓練演員。
三者混合一起用,他利用了冥想(meditation art) 或者武術(martial art) ,你喜歡怎樣稱呼他們都可以,去訓練演員。我什麼都不懂,除了武術!我在韓國,是一大堆香港和武打電影伴著我成長,那些武打電影多到好像有十四個系列一樣!所以,當我觀課的時候,我即刻就想:「好!我想做!」。有點兒像你(參與者E)所說的慢動作:「哦,好優雅。」我搞不清楚是什麼,但我就是知道我喜歡; 又好像有種力 - - 好像磁場這樣- - 吸引了我過去。所以去到第二個學期 - - 因為第一學期不能跟這位老師- - 我就去上課。那是2002年,就由那時起我就開始我的訓練。
以上兩種就是我人生修行的兩個法門,或者我作為一個人...一個劇場工作者的養份。但這永遠是一個很大的題目(big topic) 。
佛學是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傳統之一,我通常不稱呼佛學是一門宗教,因為如果在英語世界,「宗教」一詞本身有一定的含義。但佛學作為一個古老的傳統,可能你們都知,有好多學校、好多文獻、好多理論、好多不同的修行方法。單是冥想,就有上百種、上百萬種的方法。
正如,演技(acting)亦有相對廣範的範𤴆。單是比較西方和東方這麼多年來的戲劇歷史,就有成千上萬種方法去探索演技 、表演藝術。所以,我們不可能涵蓋所有表演方法。
正因如此,好難去問你們對於哪種佛學或是哪種表演方法有興趣。反而要倒過來問你們,佛學和表演於你是怎樣的一回事,這會影響我們如何去接觸,或是如何去修行兩者。實在有太多形式的演技或是表演方法...有寫實主義(realistic)... 非寫實主義(unrealistic)(笑)...有馬戲、音樂劇、話劇、非話劇、形體劇場...等等等等。
所以今日來到這裡,我會問,如何令這次分享...讓大家得著最多 - -
參與者G:
你最近有沒有些演出,是直接和佛學題目有關?可以分享下過程?
Sunhee:
好!我等下會再講多少少。謝謝你提問。
所以我打算今次的分享,我不會去探討某一類學派的佛學,或是某一類的演技,因為這只會變成一門講課或是我個人的演講。這很沒趣。
所以今日,我想集中講一個範圍...為何當初會讓我去反思...去選擇...以著重「身」、「心」的佛學和表演藝術為我博士論文的題目。
因為我們都活在華語世界,所以會有方法去詮釋「身」和「心」。但我們同時活在這個具支配性的資本主義時代。我發現,我們其實都活在一個「常態文化」(normalized culture) 。雖然我們是來自不同的文化,但我們如何再去論釋「身」和「心」的關係,是會受到資本主義下的「常態文化」所影響。這亦會影響我們對演技的看法。
因為不像其他藝術形式,音樂、畫畫、攝影,演員只有自身作為表演工具。我們沒有攝影器材、樂器。當然,音樂家自身會演奏樂器,畫家自身要操控畫筆,但(表演/演技上)我就是創造的人,但同時我也是件藝術品自身。(I am the one who is doing it, I m the one what is done, at the same time)作品與創作者是二元,但同時就是自身。
我有個小技巧(去解釋)。如果我要你用手指,指向你的「心」(mind),你會指向哪裡?
(多數人會指頭)
這很有趣。因為如果問英語世界的人,他們會指向這裡(頭)。如果問華語世界的人,有些人可能基於中文字,會指向這裡(胸口)。但亦非常有趣的是,很多年輕的一群,就正如你們剛剛一樣,即使是否來自華語世界,都會指向頭。我們不會探討語言的複雜性。但,不要介意我簡化整件事,好多亞洲人都會指向這裡(頭)。我在英國問人,接近全部人都會指向(頭)。這很重要...去思考你的「心」(mind)在哪裡。
在佛學上,以我所知,(「心」)不在頭或者心臟(heart)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大眾所認為的心,和佛學上講的「心」是不同的。佛學所講的「心」沒有特定的地方,不會是身體某一處地方,或是屬於身體某部份,因為「心」不是一件東西(thing)。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或者它擁有自己的生命。它不是一種東西,不是一種物質,從佛學上來看,它倒是一種過程。
這已經會令我們會問,我們如何去控制「心」,我們如何去發展「心」(develop your mind)。
在表達上/語言溝通上,在英語世界常見的 - - 例如說你為何要上大學,噢,「因為是要加強思考」(develop the mind) - - 這就是我們如何談「Mind」這字 。從日常的溝通中,我們將「心」(Mind) 當作一件「東西」,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變成一種屬於個人的東西,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一樣。這就是大多數人所理解的「身」和「心」,大約是近這三四世紀所產生的,不論是在科學層面,還是藝術層面,特別是演技上的層面。
談回我的演技訓練上,那個有武術元素的訓練。
一開始我好想做好,踢腿要踢得高的,要做到一字馬。我一直都好想做舞者,但我天生不是一個舞者的身材。所以我一直好努力,因為身體是屬於我的,我應該有能力控制它。同樣地,我認為我有能力控制「心」。當一個人失去理智的時候,(英語上)我們會說:「你是否喪失理知?」(“Are you losing your mind”)。我不清楚廣東話會否這樣表達,但透過這種表達方式,可以反映出我們是如何看侍「身」、「心」、自身(self) 和感受(Feeling)。另一個相當大的題目,「感受」(feeling) 或者是「情緒」(Emotions) ,特別當你對演技或表演藝術有興趣,這兩個字眼你會不停又不停的接觸到。
經常有人提到,關於「表演情緒」(acting emotions)問題,特別在西方世界:演員應該比角色更快感受到情緒,還是不應該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呢?
因為當我講「你是不是瘋了?」(”Are you out of your mind?”) ,意思是那人的行為失去了理性,變得很情緒化。而這會反映一種「心」和「情緒」的階級觀念(此時Sunhee 將「心」Mind 放在高位,「情緒」Emotions 放在低位)。這種表達方法在近幾百年出現的,而再比這早期,這個講法並不存在...大約應該是十七、十八世紀...笛卡兒二元論開始(Cartesian dualism),笛卡兒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
人類思考能力帶到我們要理性、合理,要變得更加「對」的狀態。而不理性、情緒化、有感受好像需要不斷被人壓止,違反理性(intelligent) ,情緒是個差的存在。
參與者F:
因為當演員的情緒會影響表演,所以會導致這個情況?
Sunhee:
不錯。所以有兩種說法,一邊是演員不應感覺到情緒,要顧全大局,要保持「冷酷」(Cool) 的狀態;另一邊則是,不,演員應該感受的,這樣才能感動到觀眾。
參與者C:
但劇場上有好多人對此有不同的探索...
Sunhee:
有些演員會傾向一邊,有些導演也可能傾向一邊...
參與者F:
你呢?你會傾向哪一邊呢?
Sunhee:
對我而言?好問題。我認為這個討論根本是沒有必要性的。這只會為演員制造更多的問題。為什麼?因為這種想法,會將「身」、「心」、「感受」分開,甚至會比較。就好似我有要打開一個抽屉,我將我的感受、情緒(從自身分開)放進去;又打開另一個抽屉,我將我的理智(抽出)放進入;下一個我將身體放入去,不斷訓練不斷訓練。某程度上,是我在控制這些抽屉。
恕我要我簡化了整個程序,但我想這個形容,應該不會引起誤解。
所以,有些人,可能不是劇場工作者,都會有聽過「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 的故事。當中的男演員為了飾演一個失眠的角色,於是讓自己不入眠。
參與者H:
是的,因為他想嘗試進入角色。這種訓練方法亦有演藝學校會用到。
Sunhee:
不錯。
參與者H:
當演員探索完之後,那個演員,或是導演、或是老師都不知道如何協助他抽身,將他和角色的情緒分開。不少演藝學校的學生不斷地經歷失敗,但不知怎樣做。
Sunhee:
你聽過不少偉大的演員,嘗試透過以這個方法去進入角色,例如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他常常用到這個方法。不過我們不探討戲劇的歷史,但方法演技不是史氏體氏,不是俄國的產物,而是美國的產物,但這不是重點,只是有點重要所以我想先輕輕提一提。
好,重回我們的主題,好啦,如果我想訓練我自己,那現在我要訓練什麼?我應該訓練自己的身體、練武術、練體操?「我」如何去訓練「心」?
首先我們要明白它們是如何合一。我們好多時候沒有系統地工作,所以作為演員、導演、演員訓練,我會有興趣的是,有沒有一個有系統性的方法去訓練或是表演呢,不管是什麼類型話劇或是演技方法。
我指的有系統的方法,是指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可以容許我們不斷重覆地訓練,讓我們去進步。同時,在排練前有一些確切的指引演員去做。所以我不會只是坐在這裡,等待靈感來到。老實講會很悶。
等我講一個個人例子 - - 那時令我感到好挫敗的。
當我聽到有人在討論角色,討論了很久很久,或者是當我是導演,有人對我的執導方向提出建議 - - 如何令角色感受到什麼啊、那場要有幾痛心啊、我們應該帶出怎樣的訊息給觀眾。這都沒有問題的,那你做給我看,建議一些方法令我做到吧!
同樣地,我小時候都在寺廟,反正沒有什麼好做,就在裡面玩耍,那時還很小,偶爾會和和尚聊天,旁聽下佛學堂,讀一些佛學的書、教材,各種不同類別、不同寫法都有。作為佛法修行者,我們應該用怎樣的狀態開始修行呢?我們當然可以討論修行的結果,或是經過修行後最終得到一個怎樣的狀態,但那我如何做到呢?這我是最感興趣的。
問到這裡,好,我要平靜下來,不要再感到挫敗或是失落了,要平靜下來。
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呢?不論是劇場或是佛學修行,我都會想問,我如何去做到呢?要跟著方法,一步一步的修行已經好難,更何況我連方法都不知道,佛祖啊! 當然我知道有好多方法去修行,總有一個方法可以做,但至少我需要找到一個去嘗試,一些較具體的方法去做。
好,回到「身」「心」的關係。
作為一種表演的經驗,佛學對「身」「心」關係的詮釋,如何可以套入去演戲上呢?
當然,我們知道有好多種表演方法、戲劇形式,但當中最顯然而見,就是「角色」(創造)(Character),雖然有些劇本未必可以見到「角色」,可能沒有名字的,但是依然可以說「角色」(的創造)是相對普遍,我們大眾容易接觸到的,不論是舞台劇還是電視劇,都會有演員和角色。而某程度上,作為演員(的工作),我要變成角色。
那作為觀眾,我們如何去討論一場表演,去評論演員的表現呢,不論是在戲場、電影、電視劇?你會如何考量一個人的演技呢。有時候,當你離開了劇場,或是電影院,你可能會說:「嘩,那個演員...消失了!」 「那演員說了角色的內心!」或是「我相信他是個角色。」那個角色是令人信服的。 或者,如果我們專注留意一個演員,看其不同的作品,飾演不同的角色,然後「嘩!轉變了這麼多!他是如何做到?同一個人,可以演多這麼多角色,是如何做到呢?」
我有個演出經可以分享。可能是我演過,除了是灰姑娘那次,有最完整的文本,有角色可演的演出,《女僕》,一套法國的戲劇。但那次,我們不是跟著文本做。導演將它改編了。原先那個劇本,是有兩個女僕一個女主人,她們扮演女主人。而這次改篇,有五對女僕和女主人,換言之,有十個女僕和五個女主人。我們全程在舞台上,我是飾演女僕,但其實我們都是飾演同一個角色,所以是說著同一樣對白的。五對不同的女僕舞台,但一起演同一樣的東西。當導演說:「好,要第三對」那我們就要接上一個演員的對白再繼續演下去。完成作品。那導演不知什麼時候會停,他會說哪一對要開始,所以全看導演那刻心情。
(以下對話需要看影片去解釋,因為Sunhee用了身體語言解釋《女僕》的舞台設計)
舞台是這樣,觀眾席在這邊,台的後側會稍為高少少,有三個台,每個台有一個女主人,而台的前面兩側,有另外兩個台,一邊有兩個女僕和主人,另一邊同樣有兩個女僕和主人,所以有五組,而觀眾席那邊就是導演。所以,除了我不知道何時我需要去讀台詞,我甚至不知誰會是女主人或是我另一個女僕拍擋。所以,例如當我和你(Sunhee 旁邊的參與者)是女僕拍擋,我和你在演的時候,突然導演要第二個女僕,回應我的對白,我就要轉身和第二個女僕繼續演下去,然後可能是第二個女主人,我又要跟她演了。所以我在舞台中不斷和不同的演員交流。
參與者I:
那你要在舞台中不斷遊走嗎?
Sunhee:
不用。在戲中,我們有五個位置,另外有兩個演員,是容許在這五個位置中不斷穿插的。不過他們不是戲中的角色,他們是「局外人」(Sunhee 在這裡用了開閂引號的手勢),但可以選擇走入去演,讀對白,中間插入去演。所以那些對白不是即興的,是一早定下的。
雖然這個舞台設定是非寫實的,但整個演出是有文本(Text-based) ,而文本是角色為主(Character-based) ,只是當中的角色會由幾個演員分演。
我作為演員的工作,當然要熟習台詞, 但次序比一般演出不同。一般來說,要演一套戲,你要知道角色會有他的歷程,例如動作,他的台位...要如何在舞台中穿插;心理歷程...作為演員你會知道內在發生的變化...我稱之為「行動譜」(score)。你知道你要做什麼,你將會做什麼,例如你要走去哪裡、你的眼睛要注視哪裡,那就會塑造(shape) 到你的表演。透過這一點一步的累積,希望讓觀眾去理解你是誰,你要演誰,或是你在演什麼。所以這是一個延展的歷程。
只是在這個演出的設定底下,我不能控制。雖然我們是演同一堆對白,但我可能選擇大聲去演某些對白,因為那戲在這部份會這樣推使我去演,要大聲讀出對白。但其他人可能會靜靜讀出對白,這令我在演出個角色有好多的轉變。某程度上,我是「設定」好這個角色,但實際上我所設計好的,一切沒有出現。那角色本身就會有些不同了。
那我要做些什麼?
接受?然後再去。
這種設定需要怎樣的演技呢?
(不同觀眾去答,Sunhee 重覆答案)
專注...觀察...有機...打開感官和覺察...經常要準備好...不錯...專注自己和當下...非常好... 角色的本質...你是什麼意思?
參與者J:
意思是,不論是什麼外來刺激,我都捉住角色核心的一點...角色的對白和行動都係來自這一點。
Sunhee:
但這個核心,未必和其他演員所演的角色相符。噢,我忘了說一點,是這次演出,是有六種不同的語言...有普通話、英文、有韓文、有希臘文、威爾斯文...但他們不是以語言去分組的,所以不同演員是說不同的語言的對白。所以當上一個演員是碰巧說希臘文,我只能相信他是說到某處。
參與者K:
那你是否只是根據對白,在演你的部份?
Sunhee:
這是一個好問題。
首先,跟大家分享這個例子,並不是要說這個演出很艱難,很瘋狂。而是我認為這個演出會是一個好例子去展現 - - 從佛學角度,一個演員如何去感受自身和他者、內在和外在、主體和客體。如果我將此這樣理解會容易得多。但愈是要讓人容易理解,其實愈是困難。
如果說回(參與者J)的觀察,要找回角色的核心,那角色的核心是什麼?例如那個人演我同一個角色,同時說著一樣對白,但不同的語言。那就視乎你是如何去看何謂一個人了,不是嗎?
什麼是人類的本質?什麼是我/自身的本質?這沒有單一答案。所以回到一開始討論的部份,這不會只有一個方法或單一答案,完全視乎你是如何看待這世界或自身或演技。所以對我來說,不單是因為佛學角度,而是面對住一個難題 - - 這個特別設定的演出。我開始反思,自己困在哪個難題,別人的疑惑是什麼。因為當你在排練期間,我覺得好挫敗,我內心經常:「你應該這樣讀對白的!」「不是呀!我不是這樣給你台詞的!」「這是錯的!」「這個角色怎可能會這樣說...我一早告訴你了。」但我怎能說我的詮釋或演譯方法,就是演員的核心呢?不是嗎?導演沒有說什麼,我也不能說什麼...所以,某程度上,我需要妥協的。
那演技需要什麼?你們提到要打開感覺,那當然啦!任何演出都需要你打開覺知。但正因為這樣,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就要去演。有人提到專注當下,絕對需要!如果我突然失神,我不知我演到哪裡去。講到表演,我們常常說要「在」(be present) ,不是嗎?剛剛有提到,要接台詞(take it ) ,那你是如何接台詞呢?因為如果我太在意,要有角色的連續性,那我就會留意少了角色的張力變化。
上一個演員,上一秒,他演了一句已定的對白,然後到我要根據導演指示,要「接」台詞了,如果我太在意兩個相同的角色會否不一致,將專注力投放於「我要演同一個角色」身上,整個演出可能會失去了張力變化。
參與者K:
那你「接」了什麼?
Sunhee:
這樣說吧..這視乎我們在排練時發掘到些什麼了。在排練時,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知道各自的歷程,亦會決定了整個整體演出流程/歷程,所以不會有五種完全不同的版本,五種詮釋。恕我再簡化件事,我們排練的時候,雖然或多或少知道演出的張力在哪,但不代表我們設計好演出每個時刻,但我們會或多或少會知整個演出流程。
所以你會知。但同時,你接到什麼(What you take) 和整個演出的流程,不是來自你的腦袋,而是透過一個接一個時刻去呈現。我不能控制,沒有去嘗試去保持所謂的演出流程。我不能去思考/設計(Thinking about it),如果我在腦海中,我就不能行動。所以當上一個演員完成他的台詞,我透過打開覺知,和專注自身和環境- - (自身和環境)專注兩者不是相對 - - 將自己著地當下(grounding yourself) 是必需的,因為在演出中會有不同的資訊/聲音在穿梳,我根本沒來得切搞清楚聲音在哪個方向而來 - - 我還未包括觀眾,還有兩個演員不斷在台中遊走,還有導演用米高鋒說話,需知道米高鋒的聲音又會制造距離,所以真的有很多資訊要接收。我要接收,同時要繼續演出,所以我必需著地於當下(had been grounded) ,否則我就會迷失,因為我被資訊沖走了,過份負荷了!所以我必需扎根地下(ground) ,那我就可以對空間打開覺知。因為你對地下有覺知,你不會再擔心自己被推倒(being moved) 。只有當演員不感安全,全會堅持去用自己的方法,因為我實在受不起被推動(can’t be afforded to be moved) ,因為我不想,因為我怕。但一旦我扎根於地,無問題,隨時來。
參與者F:
那你透過什麼去知道?
Sunhee:
這個演出,正正就是我如何將佛學於劇場的例子,所以亦想分享這個例子。我稱這個過程做「冥想型演技」(Meditating Model Acing) 。冥想意思即是平常冥想的意思,但不是當我做表演時要靜坐合上眼。我意思是,會運用一定程度的覺知於角色創造上,例如那一次特別的演出。我一定要知道我內在和外在發生的事,例如較近距離的伴擋女僕和女主人,然後是整個空間,但同時我要清楚自己內在的動向。內在的意思不是我心理狀態,我意思是真正生理上的內在,那種張力在身體產生的結果。
正如剛剛有人問到,我要「接」些什麼呢?我聽到聲音,聽到兩者碰撞,然後我的聽覺覺知告訴我,我聽到了,然後那聲音如何在我身體內產生共嗚,一種身體上的感覺(Sense) 。這會是一個資訊,如果我在瞬間跟著這訊息走,(Sunhee 拍一下手)這就是我將聲音送出的方法。但同時,我需要知道我何時要閉嘴,因為下一句對白不是我的。這就是另一個難處,不是接,而是我同時如何「停止」,但並非真的靜止。因為如果不是我演的時候,我不能就這樣(Sunhee 擺出一個沒有能量的姿勢),我依然在台上,不能在等下一個時刻。你內在依然在演。在整個演出過程,依然在表演,只是不是在外在呈現。當我們都演得好,每個演員都會接到對方,不論是可見的、可聽的,而是能量(engery) ,這空間上的(能量)是不斷累積上去的。所以我可以保持覺知整個演出的過程。如果我只是停留在思考,在想:「噢,那個演員在演不快,那個演員在演什麼的」不行,不能這樣做。
之所以叫「冥想型演技」是因為,一方面如果我們從理論上說,這些論說、名字,即自我狀態(state of self) 、任何這些佛學用語,我不知各位有沒有做冥想練習 - - 籠統地說,冥想普方大約分兩種,一種好像掃描式(Browser) ,在觀察身體的覺知; 另一種則是「專注」(Focus) 的冥想,你只是專注在一點,讓其他事物慢慢模糊掉。所以這兩種都是較普遍練習在當下的冥想訓練。所以在這種表演過程,都會有少少這兩種冥想的元素。
當然,我不是一個「受啓蒙」的人,不是一個進階的冥想者,我的冥想練習都是很基本的。我沒有跟隨某個老師或是學校。雖然我有做過好多退修(retreats) ,但我沒有只跟一個方法去做,我有第二種訓練(second practice) 的方法,所以可能有人會反對:「不,這不是佛學的冥想」不錯,我真的不懂。我不是想做一個佛學的冥想者,我只是有興趣究竟冥想如何影響我。
所以,當你不斷在想「什麼是你」,這反而令你迷惑...會令你少了即興、靈活,或是做了些不太重要的細節(working minor) 。如果你認為身體只是一樣,你用腦袋就能控制的物件,那你能做到其實很少。如果我們從佛學角度理解自我,自我或是非自我 - - 其實兩者只是一體兩面,先不理會諸多學派的學說。「自我」(self) 是不可能獨立並於其他事物分離的。
是否有點糊亂?其實有評論亦因此針對佛學去說。不如我說另一個例子。
一個佛學修行者,好像是七世紀左右?他除了修行之外,亦是一個作家,對「心」這個題目(mind)都非常好奇。他提出/寫一種理論,如果要譯做英文是「Same Different Theory」 (編按:和Sunhee 查詢過後得知,是원효대사 元曉大師 (617~686)的 동이론 同異論) 。
在這個理論下,所有對立的概念 - - 「同」和「異」,在佛學下有另一種看待世事的角度,我嘗試引用他的句子......好難譯:「一不代表非二(One does not mean “not two”),二不代表分裂的一(Ruptured One)」 有點難明。
以我理解,一和二不是相異,但重要的是,我之所以要引用,是他的寫法(the way of his writing) 。他不是說「一和二是不同的」那會容易得多。即使只是如此簡單的概念,他之所以不是說一和二是不同,特別是,他要提:一不代表非二,他在玩弄「否定」的概念(playing with negation ) ,他在玩弄我們用主觀和客觀角度看待事物的日常。所有相同,和相異,所以他名此理論為「同義論」。
因為他在注視同和異的關係,不論是「我和我是相同」、「我和她是相異」、「一是少於二」或「二不是一」,他可以將這個理論放在不同層面或情境。而他真正的意思是,「自我」或是任何一個「存在」如何 -- 補充一點, - - 佛學上的「存在」(Being) 不單單止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物,只是死物的能量沒有顯然而已,因為回顧我們所說,「心」(Mind) 不是一種物質,「身」都不是,只是從物質的角度看,「身」可以是物質,因為它有血、肉、器官等,但這血肉不等於「身」。
我用第二個簡單的角度,從創作的過程去看,就以我上次演《女僕》 一例。如果我視那角色為「我」的角色,我可能會這樣:「不!你不能這樣說台詞,這不是那個角色!」,但!如果我否定這個角色是「我」的角色,我又跌入那陷阱。
所以佛學所語的 「非我」(not self)、「空」(emptyness) ...佛教有好多時用的否定字眼(negation) ,例如「不」,又例如「空」、「無我」(No self) 等等,但其實...「空」不是真的解空(empty),「非我」不是指「不是我」,「一不代表非二(One does not mean “not two”),二不代表分裂的一(Ruptured One)」。如果我,作為演員,說,我不能堅持我的「行動譜」(score) ,如果我這樣想,我不能行動(move);相反地,如果我堅持我的「行動譜」,我同樣不能行動。當然,我能夠繼續演下去,但應該演得不太好。
這就是我在這次演出給予自己的挑戰。所以我稱這為「冥想型演技」,因為是揉合了劇場背景下我如何完成任務,同時間我將冥想訓練放進去 - - 我專注一點,同時我打開對周遭的覺知 - - 我將佛學修行應用在創作過程,還有我本身的劇場訓練 - - 身心合一的訓練 (Psycho-Physical training) 。是否成功不是我說了算,但這是一個發掘的過程,一個例子,去說明兩個看似不相同的範疇,如何互助揉合。
我還是一個導演和劇場構作,一直在探討如何將零碎的事物揍在一起,其實講到最後,就是想做到 - - 如何令事物呈現 ,不論是角色、劇中的世界,都是要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將事物呈現,
所以在這個說法之下,佛學對表演是非常之有幫助...不論理論概念化(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還是實踐上(Practical)...這統統都基於我的看法或是我如何去呈現。不像基督教,佛學不認為生命是一種創造(Creation),佛學認為生命是一種呈現(Manifestation) 。而呈現的意思是過程(Process) 。所以我沒有創造一個角色,我不是耶穌,我不會創造一個生命,我亦不會創造那個表演的世界。什麼時候事物會呈現?就是在不同的情況一起發生,就會呈現。所以作為劇場工作者,我就是要將所有這些點連結起來,或者去營造這些條件,事物就會得以呈現。同時,我是否在控制呢?不錯。我是否不在控制呢?也是。不錯,你可以叫我做「誘導者」(Facilitator)。
這就是我想分享的...從一個淺白的方式...其實都不淺白...這就是我一直所做的內容,不論你有沒有興趣,例如你對佛學有興趣,或是正在鑽研演技...正如佛學常常說,專注當下,不論你做什麼,專注現在。(笑)不要擔心「導演的遠景」 。做你想做的,現在。
我是時候要閉嘴了,請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想分享,或是疑問。謝謝各位!家駒,不要將這段片放上網(笑)說笑而已,你做你想做的。
參與者K:
我曾經在一個演出,做一隻雀仔。在演出之前,我見到一隻雀仔被車撞死,然後我見到一樣神奇的事情發生:有一大堆雀仔圍繞著那隻死了的雀仔,他們好像不怕車一樣,保護著那雀仔的屍體。之後,我在演出中,我把自己當成那隻雀仔。我的情緒,完全地集中在我的角色中。然後,我見到其他表演者,我看到他們在舞台上的形體動作,已經好觸動到我的情緒。基於我見到那個畫面,及這些形體,我真的把自己的身、心專注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我不是人類,而是那隻雀。
Sunhee:
但我肯定你是人類,不是嗎?各位如果對劇場有經驗,對表演有非常好的體驗,你有那種當周遭事物的感覺,但同時你亦你又有好清楚知道,你是在這裡。那時通常我會知道,我是否在自我沉溺。有人提過「自我」(Ego) ,我們不能避免 - - 如果我沒有「自我」,我不是人類。這不是我們的一部份,不是嗎?但我不想被它所控制。所以,(對參與者K)我好明白。某程度上,是一種解放;某程度上,是一種你認知自己存在,同時對周遭事物保持開放。其實亦和一些生物(植物)的生命狀態好相似:你扎根一點,非常穩固,然後開放,那些記憶的距離,你感覺自己就是角色,但你仍有對地下的感覺,同時你認知自己是踏足於地。所以我好明你的經驗。
參與者J:
有些事我想分享。
作為一個表演系的學生,我有好多機會去表演。但內心經常充滿疑惑...我現在所做的事(表演),不能稱為我的人生目標(life goal) 。我不是要批評商業藝術,但有時看一些商業製作,我會說:「這不是我想投身想做的事。」究竟有什麼東西我想投身呢?我有一些時刻,好像她(參與者K)一樣,當有一些因為演出、表演觸動了生命,甚至是靈魂,會有一種滿足感。不是出於「自我」的:「這是好的演出!這畫面好美麗!」不是這些,這些是毫無意義。
但這些時刻是非常之少的,而通常都不在表演上發生,倒是表演課堂上的居多。那些氛圍,沒有任何批判...所以我來這個分享會,想探究佛學或是佛教能否帶到我更遠大的目標(Bring me to bigger goal),而不是只是在服侍我的「自我」,去控制我,逼我在舞台上演出,逼我讀台詞。這是我想探究的。我覺得修行更重要,「表演」(Performaning) ,是大過「演出」(Performance) 。
Sunhee:
繼續發掘吧。
(由於以下內容音質問題,大部份內容只能意譯,建議各位直接觀看片段...)
當我們提到與他者合一(be one),或者與角色合一,或是好像剛剛提到,有種觸動心靈的感覺......冥想和武術一樣,都是這樣形容...就是所有的界限就會消失。有個說法,記得我們提過的同義論嗎?就是那個「一不等於不二」...err...就好像一個閘,閘前閘後都有一樣東西,一旦閘打開了,你就會見到是一樣東西;如果閘口是關了,就會呈現是兩種東西。所以事情就是這樣,那個閘的開關都是由我們自己。所以有時,當我們好大方的交換(to exchange) ,我們會感到完滿(Fulfilled) 。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好難去感受到,所以這是我享受表演的原因,去認識人類。我獻出自己,不是要服務人,為了一場真誠的交換。這很有趣,這種交換,這種雙方樂意的交流...我們有什麼時候會做呢?所以當作為群體去演出的時候,我很享受,因為當對方就好像是自己...呈現了
還有什麼要分享、疑惑嗎?好吧,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