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何來
何應豐常和我分享與對話,留學倫敦時其中一次對話,正值創作了第一個二十四小時的"行為錄像"<一念。二十四分>(行為錄像一詞,未知是不是最合適的名詞界定我的作品,但我把行為+錄像雙拼起來,既不想它是現場行為,也不想它成為太多設定及技術的錄像,卻有點像不是這又不是那的狀況,像燒味雙拼飯,像飲品鴛鴦。)我說整合了自己創作的理念,還是關於一些作為人很根本的存在問題,或許,起碼作為扣問自己一些存在存有的問題。時間,身體,意念。三者與生俱來,組成了現世存在的我,時間是無盡地向前累積,身體是時間線上的一點或一條很短的線,意念卻暫存在身體這媒介之中,卻不知何來,也不知何去,卻可一念之間,思故,虛幻,改變下一刻的我。
拆字
向何應豐分享了我的創作理念,他就回了一些拆字來啟導我一些思考方向。「時,日之寺也!間,是日給門卡住了的"有限空間"!念,今之心?其"頭"之源,何種?又是另一豆之緣起和"頁"數!過去,現在將來,從來互相扣住,沒完沒了。」當中"念"一字,正正包含了我探討的三個元素,今之心,今,當下一刻,心,物理上,身體之一部份,合之為念,「念」既然包括了時間,我嘗試把作品叫作<一念。二十四分>,賦予一個念的時限,而這個時限,是你是我也一同都要經歷經驗的,即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不能多,不能少,除非是生命的開始及終止,否則生命中有可多可少次的二十四小時。而這個時限,七除八扣,一天可產生多少個自己的意念,而每一個念,又可以遊走多遠多久?時,間,如何應豐所說,一日之寺,被門卡住了的空間,有限之時,有限之空間,在這囚牢之內,我們流失多少在他人他事他物之上?又有多少「時」、「間」可給自己栽種及閱覽一己之「豆」?我,只是坐下來,凝望一頁揭另一頁這些微動作。
囚
二十四小時,既有之時限,我視作是一種框架,也可以是囚牢。把它視作有時限存在的空間,佈置這奇異囚室,成為我身體唯一的勞作。囚禁於內,每時每刻成了我要體驗或體味的細緻經歷。在當時今世,要切斷一天與外界的聯絡,已被視為是一種無理無法的行為。於我而言,進入及離開這二十四小時的囚牢,也產生了無形的壓迫感。因為進入,身體對溫度、空間、或空間以外的人或事感到焦慮。因為進入,時間的觀念也在無限地拉長了,心在盤算著時鐘上的12時刻,哪些時刻較易渡過,哪些時刻是一個大關口,配合窗外的天黑與天亮,時間成為一套你不可提早離場的電影,你必須閱歷完成。因為進入,要完成一件事,產生一個意念,卻在一念之下,產生更多的念。念自身,念故人,念當刻,念吃,念睡,念盛年。以"一念"在二十四小時內推行一個行動,"念"卻傾瀉在囚牢內一地。
離。迷離
目前共創作了三件<一念。二十四分>的作品,經驗了四次的二十四小時慢行動作。(其中一次因在創作過程中的道具意外,也迫令自己完成下去。)因慾念傾瀉,慾念包括"為完成作品"之慾,求衣服蔽體之慾,求吃之慾,每次離開囚牢時之狀況不一,也可視為一種修正修行。在第一個創作<一念。二十四分:照>時,因環境的迫使,及低氣溫下,加上是第一次的"挑戰"(這是何其明顯的"為了完成作品"之慾),在最後一小時,當我穿回衣服時,在衣領口望出地上由自己身體壓印的墨汁軌跡,我看到的是一片頹垣敗瓦。是幻像?我再三確認自己視力是否正常,或是否身體的虛弱出現幻覺。又不是,感覺像看立體照片,只要把自己視線對焦,立體的影像就出現了。這令我直接聯想到"井"下的是什麼世界?(井,是我最初從村上春樹的小說抽取的一個物像作為開始創作的路向)。而且,在地上畫的井,正正是想把現場的人及媒介都吸進去,我把這廢墟幻像視作這次作品或行動吐納出來的"另一作品",不能紀錄,不能呈現,它只出現在"我"眼前,刻在"我"創作記憶內。
第二個作品<一念。二十四分:書>,也是在倫敦完成,時值畢業展籌備,要在此前完成作品,汲取了第一次的刻苦經驗,我回歸練習時的近鏡拍攝半身像,使得可走動的空間更小。因為太著意第一次的不足之處,在預備離去的一小時,只記著如何刻意加慢動作,使得身體成了接收指令的機械,意念就只是如何把作品操控在高完成度的假大空。使得作品只得在「時間」這一元素上,體現出了質感。
一卷嘔吐而成的水墨,也好比自己的人生,跟從指令去達成他者的期望。
回港後,再會何應豐,借出流白之間,給我駐留創作,正好這系列創作,有未完整的感覺,何不留駐發現另一個二十四小時?回港,感覺脫離了另一個囚禁的地方移往另一個囚禁之地。一切節奏加速,自己身體調整不到,變得追趕他人的步伐,面對何應豐如是。回港後,自己在不同範疇,不同人事上,不斷走馬燈式的接觸。還記得第一次計劃在流白之間做<一念。二十四分:推>之前,何應豐介紹一音樂朋友認識,何不嘗試一起交流現場創作二十四小時?我接觸了對方,當然,突如其來的二十四小時創作,不易可安排。心理上及生理上,自己感覺左撲右撲,何其的勞累。流白現場一切裝設好,正要進入二十四小時,突然感緊張而致內急,處理好後,唯有把時鐘調回一小時前,等待另一個偽半夜十二時。躺在地上等待,身體自然關上一切能源,睡了起來。那時,我才明白,努力與勞力,也得好好分別清楚,也明白,完成二十四小時,不應視為藝能般的創舉,而是囚禁之下,正好是為了閱讀自身當下的狀況。這次所謂的「衝關」失敗,帶來了創作啟示。與何應豐分享了失敗經驗,我反而放下心頭石。(雖則我在開始前曾告訴他身體太累了,有很大壓力,他仍對我說累了的身體有累了的狀況呈現,笑了,其實是累得自己在創作大門前跪了下來。)
一星期後,再次預備,何氏再發來短訊:「如來如去。」心境從未如此平靜自然,"如來"進入二十四小時,"如去"完成。沒有心跳急促地想逃離此空間,沒有告誡自己哪一部份動作快了,甚至乎不在意時間的流動快慢,天光天黑,一切來得理所當然,只在二十四小時內重覆地搬動木棒。這次經驗,比較貼近薜西弗的狀況,接受身體當時的狀態,時間的流逝,單一意念的提昇(少了很多雜念)。如來如去,一呼一吸。是我希望在此系列探求一的一種狀態。而這次我不敢說達到了,而是說我接近了。
下一回
去到第三個作品,才慢慢釐清每個作品在訴說什麼?<照>,是扣問自己創作的媒介,行為藝術與攝影的相互關係,自己如何閱讀二者當下的存在狀況,或許,我只是閱讀一個行為藝術創作者及一個攝影者的存在狀況。把二人都投進時間的攪拌器中,希望各自在創作質感上起些變化吧。<書>,是走進一人的囚禁空間裡,沒有他者存在下,默默書寫自己的情書,赤裸裸地呈現生命的血淚,慶幸,偶然有陽光照進囚室裡。<推>卻正正寫照當下自己的創作狀態,每天重覆著推動創作,看似徙労無功,卻每每細閱每天曾推動過的路上痕跡,終有一天,接受了命運如是,擁抱重擔。下一回,下一回,抽走更多元素,還剩下什麼,閱讀得更多嗎?
何來
何應豐常和我分享與對話,留學倫敦時其中一次對話,正值創作了第一個二十四小時的"行為錄像"<一念。二十四分>(行為錄像一詞,未知是不是最合適的名詞界定我的作品,但我把行為+錄像雙拼起來,既不想它是現場行為,也不想它成為太多設定及技術的錄像,卻有點像不是這又不是那的狀況,像燒味雙拼飯,像飲品鴛鴦。)我說整合了自己創作的理念,還是關於一些作為人很根本的存在問題,或許,起碼作為扣問自己一些存在存有的問題。時間,身體,意念。三者與生俱來,組成了現世存在的我,時間是無盡地向前累積,身體是時間線上的一點或一條很短的線,意念卻暫存在身體這媒介之中,卻不知何來,也不知何去,卻可一念之間,思故,虛幻,改變下一刻的我。
拆字
向何應豐分享了我的創作理念,他就回了一些拆字來啟導我一些思考方向。「時,日之寺也!間,是日給門卡住了的"有限空間"!念,今之心?其"頭"之源,何種?又是另一豆之緣起和"頁"數!過去,現在將來,從來互相扣住,沒完沒了。」當中"念"一字,正正包含了我探討的三個元素,今之心,今,當下一刻,心,物理上,身體之一部份,合之為念,「念」既然包括了時間,我嘗試把作品叫作<一念。二十四分>,賦予一個念的時限,而這個時限,是你是我也一同都要經歷經驗的,即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不能多,不能少,除非是生命的開始及終止,否則生命中有可多可少次的二十四小時。而這個時限,七除八扣,一天可產生多少個自己的意念,而每一個念,又可以遊走多遠多久?時,間,如何應豐所說,一日之寺,被門卡住了的空間,有限之時,有限之空間,在這囚牢之內,我們流失多少在他人他事他物之上?又有多少「時」、「間」可給自己栽種及閱覽一己之「豆」?我,只是坐下來,凝望一頁揭另一頁這些微動作。
囚
二十四小時,既有之時限,我視作是一種框架,也可以是囚牢。把它視作有時限存在的空間,佈置這奇異囚室,成為我身體唯一的勞作。囚禁於內,每時每刻成了我要體驗或體味的細緻經歷。在當時今世,要切斷一天與外界的聯絡,已被視為是一種無理無法的行為。於我而言,進入及離開這二十四小時的囚牢,也產生了無形的壓迫感。因為進入,身體對溫度、空間、或空間以外的人或事感到焦慮。因為進入,時間的觀念也在無限地拉長了,心在盤算著時鐘上的12時刻,哪些時刻較易渡過,哪些時刻是一個大關口,配合窗外的天黑與天亮,時間成為一套你不可提早離場的電影,你必須閱歷完成。因為進入,要完成一件事,產生一個意念,卻在一念之下,產生更多的念。念自身,念故人,念當刻,念吃,念睡,念盛年。以"一念"在二十四小時內推行一個行動,"念"卻傾瀉在囚牢內一地。
離。迷離
目前共創作了三件<一念。二十四分>的作品,經驗了四次的二十四小時慢行動作。(其中一次因在創作過程中的道具意外,也迫令自己完成下去。)因慾念傾瀉,慾念包括"為完成作品"之慾,求衣服蔽體之慾,求吃之慾,每次離開囚牢時之狀況不一,也可視為一種修正修行。在第一個創作<一念。二十四分:照>時,因環境的迫使,及低氣溫下,加上是第一次的"挑戰"(這是何其明顯的"為了完成作品"之慾),在最後一小時,當我穿回衣服時,在衣領口望出地上由自己身體壓印的墨汁軌跡,我看到的是一片頹垣敗瓦。是幻像?我再三確認自己視力是否正常,或是否身體的虛弱出現幻覺。又不是,感覺像看立體照片,只要把自己視線對焦,立體的影像就出現了。這令我直接聯想到"井"下的是什麼世界?(井,是我最初從村上春樹的小說抽取的一個物像作為開始創作的路向)。而且,在地上畫的井,正正是想把現場的人及媒介都吸進去,我把這廢墟幻像視作這次作品或行動吐納出來的"另一作品",不能紀錄,不能呈現,它只出現在"我"眼前,刻在"我"創作記憶內。
第二個作品<一念。二十四分:書>,也是在倫敦完成,時值畢業展籌備,要在此前完成作品,汲取了第一次的刻苦經驗,我回歸練習時的近鏡拍攝半身像,使得可走動的空間更小。因為太著意第一次的不足之處,在預備離去的一小時,只記著如何刻意加慢動作,使得身體成了接收指令的機械,意念就只是如何把作品操控在高完成度的假大空。使得作品只得在「時間」這一元素上,體現出了質感。
一卷嘔吐而成的水墨,也好比自己的人生,跟從指令去達成他者的期望。
回港後,再會何應豐,借出流白之間,給我駐留創作,正好這系列創作,有未完整的感覺,何不留駐發現另一個二十四小時?回港,感覺脫離了另一個囚禁的地方移往另一個囚禁之地。一切節奏加速,自己身體調整不到,變得追趕他人的步伐,面對何應豐如是。回港後,自己在不同範疇,不同人事上,不斷走馬燈式的接觸。還記得第一次計劃在流白之間做<一念。二十四分:推>之前,何應豐介紹一音樂朋友認識,何不嘗試一起交流現場創作二十四小時?我接觸了對方,當然,突如其來的二十四小時創作,不易可安排。心理上及生理上,自己感覺左撲右撲,何其的勞累。流白現場一切裝設好,正要進入二十四小時,突然感緊張而致內急,處理好後,唯有把時鐘調回一小時前,等待另一個偽半夜十二時。躺在地上等待,身體自然關上一切能源,睡了起來。那時,我才明白,努力與勞力,也得好好分別清楚,也明白,完成二十四小時,不應視為藝能般的創舉,而是囚禁之下,正好是為了閱讀自身當下的狀況。這次所謂的「衝關」失敗,帶來了創作啟示。與何應豐分享了失敗經驗,我反而放下心頭石。(雖則我在開始前曾告訴他身體太累了,有很大壓力,他仍對我說累了的身體有累了的狀況呈現,笑了,其實是累得自己在創作大門前跪了下來。)
一星期後,再次預備,何氏再發來短訊:「如來如去。」心境從未如此平靜自然,"如來"進入二十四小時,"如去"完成。沒有心跳急促地想逃離此空間,沒有告誡自己哪一部份動作快了,甚至乎不在意時間的流動快慢,天光天黑,一切來得理所當然,只在二十四小時內重覆地搬動木棒。這次經驗,比較貼近薜西弗的狀況,接受身體當時的狀態,時間的流逝,單一意念的提昇(少了很多雜念)。如來如去,一呼一吸。是我希望在此系列探求一的一種狀態。而這次我不敢說達到了,而是說我接近了。
下一回
去到第三個作品,才慢慢釐清每個作品在訴說什麼?<照>,是扣問自己創作的媒介,行為藝術與攝影的相互關係,自己如何閱讀二者當下的存在狀況,或許,我只是閱讀一個行為藝術創作者及一個攝影者的存在狀況。把二人都投進時間的攪拌器中,希望各自在創作質感上起些變化吧。<書>,是走進一人的囚禁空間裡,沒有他者存在下,默默書寫自己的情書,赤裸裸地呈現生命的血淚,慶幸,偶然有陽光照進囚室裡。<推>卻正正寫照當下自己的創作狀態,每天重覆著推動創作,看似徙労無功,卻每每細閱每天曾推動過的路上痕跡,終有一天,接受了命運如是,擁抱重擔。下一回,下一回,抽走更多元素,還剩下什麼,閱讀得更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