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到劇本,都有種想窺探劇本的各個層面,走進當中四通八達或互有矛盾的管道看過究竟,問過究竟。那怕所問的、所想的與文本其實是離經背道。喜歡與劇本周旋可能是一種偷偷摸摸的嗜好…
第一次圍讀《我要乖乖的活著》後,我對文本中寫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偷偷摸摸的嗜好…」與「每個人都想要有自己偷偷摸摸的嗜好。」產生好奇。討論過程中,認為文本寫的世界是單一標準的,沒有其他可能性的,箇中的人物--琴、翔、亮被困在當中。我看到在村莊的寓言故事中,苦鬼是一個不節不扣喜歡想方程式的煉金術的男人,就算他找到了老鼠的方程式後,只需一小時刷老鼠,老鼠就能替他把一天要做的工作完成,苦鬼剩下的時間,他的選擇是:想其他的方程式。當老鼠未有編制前,未變成一連一營前,苦鬼就已經整天想著方程式;苦鬼被頭子安排在小屋後,他所做的也是想方程式。
苦鬼是反映、暗藏著人類的本質?心理的呈現?甚至是一種劣根性?
想方程式是一種嗜好?規範?外界的成功標準?
只是一種平凡的邪惡?是與生俱來的習性?還是已有盤算的一種選擇?
***
文本與計劃重點都提及「學校」,所以翻過一些社會學關於學校的目錄[1]。當中常見的關鍵詞:科層、系統、目標、社教化、效用、功能、篩選…。這些詞語似乎都蘊含著「由上而下」的指示與規劃;在學校的架構組織圖中,往往都是以校長/校董會為首,往下的各級分層組別所形成的線性管理,這均是很多組織的藍本。但是,現實工作中每天的進程、不同分層老師之間的互為關係、老師與學生相會時的點點滴滴,就只是不斷鞏固這種規劃?這種規劃就是如此密不可分?回想從前任職老師時,因為教育改革初起,我們這班大學畢業生很快便被派擔任科層組織的分隊領導,推行不少計劃中,與校內具經驗的老師的互動,高層人員面對不同改革的措手無策與每次「請食飯」的舉動,外界評核時「紙上談兵」與格式化的報告,都處於抵銷與共建規劃之間。
特別想到了「假裝」(Pretending) 這個在我讀社會學與戲劇教育時的關鍵詞,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展現是什麼?「由上而下」的規劃是如何奏效?又真的如此奏效嗎?當中各人的「角色」與「面具」是如何構成?是自決的結果?不知不覺套上的?還是一種選擇?文本中,琴、翔、亮的最後自白,他們長長的話語與帶有強烈情緒的表述,只是抱怨世界嗎?還是輕風作浪的開始?
「太多老鼠擠在一起會彼此摩擦,摩擦會生熱,太熱會起火。」起火就會產生「光」?
***
這個劇本寫了台灣的內容,很喜歡編劇王少君的文章,把某些編寫時的思緒,特別是當中與其生活所產生的故事寫下來,讓我對景況更了解,產生更多聯繫與聯想。對於文本,我不滿足於只是閱讀文本,或窺探當中人物、社會、文化、心理的種種,我更期望讓他展活於排練場的空間,除了文字表層意義外,文字的音樂性,與身體、空間、時間產生關係後,引發出埋沒了的各層「意義」或「無意義」。
與台灣朋友閒聊時,她介紹了一些兒時的童謠,我這次選了《小兔子乖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AENjZZubM。
童謠反映成人世界對小孩子的期盼與囑咐;
讀幼稚園的時候,我們會為學生手冊被蓋上「小白兔」而高興;
我成為老師時,已經看到不少學生對所謂的「黑豬」的不理不睬…
(未完.待續…)
[1] Jeanne H. Ballantine, 《教育社會學》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861910727
第一次圍讀《我要乖乖的活著》後,我對文本中寫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偷偷摸摸的嗜好…」與「每個人都想要有自己偷偷摸摸的嗜好。」產生好奇。討論過程中,認為文本寫的世界是單一標準的,沒有其他可能性的,箇中的人物--琴、翔、亮被困在當中。我看到在村莊的寓言故事中,苦鬼是一個不節不扣喜歡想方程式的煉金術的男人,就算他找到了老鼠的方程式後,只需一小時刷老鼠,老鼠就能替他把一天要做的工作完成,苦鬼剩下的時間,他的選擇是:想其他的方程式。當老鼠未有編制前,未變成一連一營前,苦鬼就已經整天想著方程式;苦鬼被頭子安排在小屋後,他所做的也是想方程式。
苦鬼是反映、暗藏著人類的本質?心理的呈現?甚至是一種劣根性?
想方程式是一種嗜好?規範?外界的成功標準?
只是一種平凡的邪惡?是與生俱來的習性?還是已有盤算的一種選擇?
***
文本與計劃重點都提及「學校」,所以翻過一些社會學關於學校的目錄[1]。當中常見的關鍵詞:科層、系統、目標、社教化、效用、功能、篩選…。這些詞語似乎都蘊含著「由上而下」的指示與規劃;在學校的架構組織圖中,往往都是以校長/校董會為首,往下的各級分層組別所形成的線性管理,這均是很多組織的藍本。但是,現實工作中每天的進程、不同分層老師之間的互為關係、老師與學生相會時的點點滴滴,就只是不斷鞏固這種規劃?這種規劃就是如此密不可分?回想從前任職老師時,因為教育改革初起,我們這班大學畢業生很快便被派擔任科層組織的分隊領導,推行不少計劃中,與校內具經驗的老師的互動,高層人員面對不同改革的措手無策與每次「請食飯」的舉動,外界評核時「紙上談兵」與格式化的報告,都處於抵銷與共建規劃之間。
特別想到了「假裝」(Pretending) 這個在我讀社會學與戲劇教育時的關鍵詞,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展現是什麼?「由上而下」的規劃是如何奏效?又真的如此奏效嗎?當中各人的「角色」與「面具」是如何構成?是自決的結果?不知不覺套上的?還是一種選擇?文本中,琴、翔、亮的最後自白,他們長長的話語與帶有強烈情緒的表述,只是抱怨世界嗎?還是輕風作浪的開始?
「太多老鼠擠在一起會彼此摩擦,摩擦會生熱,太熱會起火。」起火就會產生「光」?
***
這個劇本寫了台灣的內容,很喜歡編劇王少君的文章,把某些編寫時的思緒,特別是當中與其生活所產生的故事寫下來,讓我對景況更了解,產生更多聯繫與聯想。對於文本,我不滿足於只是閱讀文本,或窺探當中人物、社會、文化、心理的種種,我更期望讓他展活於排練場的空間,除了文字表層意義外,文字的音樂性,與身體、空間、時間產生關係後,引發出埋沒了的各層「意義」或「無意義」。
與台灣朋友閒聊時,她介紹了一些兒時的童謠,我這次選了《小兔子乖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AENjZZubM。
童謠反映成人世界對小孩子的期盼與囑咐;
讀幼稚園的時候,我們會為學生手冊被蓋上「小白兔」而高興;
我成為老師時,已經看到不少學生對所謂的「黑豬」的不理不睬…
(未完.待續…)
[1] Jeanne H. Ballantine, 《教育社會學》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8619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