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乖乖的活著》裡的三個寫實角色,翔、琴、亮,都好像是過去三十多年裡某一個時期的自己,或者是一直同時存在的自己。亮用「天地一沙鷗」的寓言故事來安慰、鼓勵、說服、催眠自己,讓我感到有點心痛。那是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小時候可能在課本上讀過,但亮始終不能把別人的故事變成自己的歌,他太用力說著別人的故事,聽不到來自自己的歌;翔依賴著外在的假象來定義和處理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忘記了自己的身體存在的感覺,這好像把生活變得容易一點,但其實只是在讓自己麻木,不去理會身體的痛,只盲目的為著工作上的業績拼搏,身體於是一直爛下去,縱使身體爛了,也不代表他為自己為世界做了什麼;琴表面上好像很乖,是一個規規矩矩的好學生好老師,清楚知道一切道德標準,但其實在內心深處,琴一直在用荒誕絕倫的邏輯在說服自己,她深知道她只是在演戲,她對生命感到沮喪、她很努力地做一個很乖的女兒,但她自憐、無奈、好像懂得很多道理卻又給道理困住,她本來可以看見「太陽公公」,但是她沒法靜下來揭開那困著她的、雜亂的、不屬於她的邏輯。這些角色都很真實、都存在於你我當中和身邊、都是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很接近自己的人,他們都因為外在的假象、荒誕、混亂而活在不必要的苦難當中、看不到如何接觸真正的自己,如何接觸生命的本質、那最重要最簡單的東西-「愛」。然而,他們未必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陷什麼境地,但卻又找不到方法讓自己離開,於是更加痛苦。
以上是我第一次看完了劇本後寫下的文字。
香港跟台灣之間固然有其文化差異,在第一次的圍讀之後,我感覺最深的是我們兩岸的文化都毫不重視「身體」在人的成長需要和生活經驗裡的角色。世上每個人都必須通過身心的感知而去理解世界並找到自己,可是人的眼睛永遠都是往外看的,人能夠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的各種形態,卻永遠不能看見自己,於是人需要學習內視,學習認識自己,從而明白自己在世上存在的意義和需要做的事。身體與世界互動的經驗就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憑據,每個人的身體天生下來就有著一套獨一無二的遺傳基因,然後每個人因應其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人事經歷的不一樣,造就出一個一個獨特的人格和身體,各自經歷著尋常而特殊的生命。
身體的經驗如何建立我們的世界和現實,當中的學術理論可能是腦神經科學家的功課。但是,每一個人作為人,對自己身體的理解、接受、尊重,其實是每個人的功課。我們的社會,為了令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提高,當權者必須壓平每個人的獨特性,所有人必須要「乖乖」地生活,順應著0.1%的人規劃出來的所謂「主流」方程式人生。每天醒來各種媒體都用不同的方法告訴你你人生的方程式,你的體重、身形、樣貌、服飾、品味、工作、投資、伴侶、房子、車子、精子、卵子、孩子、臍帶血,都有其被視為成功的方程式,所以個人對自身身心的獨特性的覺知絕對是一種奢侈品,而主流的社會遊戲規則、教育模式都是為了確保人能乖乖地進入社會機器,不需要獨立思考,一切都不要問只要信,讓人義無反顧乖乖地當一顆當權者要你當的零件,乖乖地發揮功能,不去挑戰當權者的利益和位置,然後每個人都成為了方程式的奴隸,甘願讓糖衣的職位稱號蓋過自己獨立的靈魂。
孩子幾乎自一出生就被奪去身體成長應該得到的養分,在對世界相當無知的狀態下,如代數符號一樣被父母安排代入了一連串的方程式裡。一出生就要上遊戲班、學英語、學音樂、學交際能力,一歲八個月就可以開始上幼兒班,學更多英語、學中文、學數學、學音樂、學美術、學唸詩、學跳舞、兩歲八個月開始正式上幼稚園,除了本來要學的,還會學英語朗誦、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西班牙語、學劍擊、學跳水、唸乘數表,到了三歲之後就要開始參加各種藝術公開比賽、表演,各大小證書拿得越多越好,最好還可以拍廣告、做模特兒、拍電影、拍寫真,增加孩子理歷的厚度,當然還要上小一面試班、司儀班、禮儀班、公主班、王子班,參加通識比賽,經濟能力不太差的父母還會帶孩子參加遊學團,為報讀小一作準備。這樣的「訓練」對於孩子作為人基本上是奪走了其身、心、靈成長的一切基本需要,孩子一出生就是為了成為一顆零件,確保能夠被社會機器錄用,不至成為廢物。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種子,我們的種子不管本來會長甚麼都好,都要根據市場需求被倒模成為特定的零件,如果市場需要香蕉,那麼所有蘋果、橘子、西瓜的種子,都必須長出香蕉才算是有價值。
作為一個快要40歲的女人,我試過但已經不想再乖乖的活著,作為一個4歲半孩子的母親,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只能乖乖地活著,儘管他將來可能會埋怨我現在為他作的決定,但起碼我忠於這一刻的自己,我比「乖乖的」活多了一點點。
以上是我第一次看完了劇本後寫下的文字。
香港跟台灣之間固然有其文化差異,在第一次的圍讀之後,我感覺最深的是我們兩岸的文化都毫不重視「身體」在人的成長需要和生活經驗裡的角色。世上每個人都必須通過身心的感知而去理解世界並找到自己,可是人的眼睛永遠都是往外看的,人能夠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的各種形態,卻永遠不能看見自己,於是人需要學習內視,學習認識自己,從而明白自己在世上存在的意義和需要做的事。身體與世界互動的經驗就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憑據,每個人的身體天生下來就有著一套獨一無二的遺傳基因,然後每個人因應其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人事經歷的不一樣,造就出一個一個獨特的人格和身體,各自經歷著尋常而特殊的生命。
身體的經驗如何建立我們的世界和現實,當中的學術理論可能是腦神經科學家的功課。但是,每一個人作為人,對自己身體的理解、接受、尊重,其實是每個人的功課。我們的社會,為了令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提高,當權者必須壓平每個人的獨特性,所有人必須要「乖乖」地生活,順應著0.1%的人規劃出來的所謂「主流」方程式人生。每天醒來各種媒體都用不同的方法告訴你你人生的方程式,你的體重、身形、樣貌、服飾、品味、工作、投資、伴侶、房子、車子、精子、卵子、孩子、臍帶血,都有其被視為成功的方程式,所以個人對自身身心的獨特性的覺知絕對是一種奢侈品,而主流的社會遊戲規則、教育模式都是為了確保人能乖乖地進入社會機器,不需要獨立思考,一切都不要問只要信,讓人義無反顧乖乖地當一顆當權者要你當的零件,乖乖地發揮功能,不去挑戰當權者的利益和位置,然後每個人都成為了方程式的奴隸,甘願讓糖衣的職位稱號蓋過自己獨立的靈魂。
孩子幾乎自一出生就被奪去身體成長應該得到的養分,在對世界相當無知的狀態下,如代數符號一樣被父母安排代入了一連串的方程式裡。一出生就要上遊戲班、學英語、學音樂、學交際能力,一歲八個月就可以開始上幼兒班,學更多英語、學中文、學數學、學音樂、學美術、學唸詩、學跳舞、兩歲八個月開始正式上幼稚園,除了本來要學的,還會學英語朗誦、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西班牙語、學劍擊、學跳水、唸乘數表,到了三歲之後就要開始參加各種藝術公開比賽、表演,各大小證書拿得越多越好,最好還可以拍廣告、做模特兒、拍電影、拍寫真,增加孩子理歷的厚度,當然還要上小一面試班、司儀班、禮儀班、公主班、王子班,參加通識比賽,經濟能力不太差的父母還會帶孩子參加遊學團,為報讀小一作準備。這樣的「訓練」對於孩子作為人基本上是奪走了其身、心、靈成長的一切基本需要,孩子一出生就是為了成為一顆零件,確保能夠被社會機器錄用,不至成為廢物。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種子,我們的種子不管本來會長甚麼都好,都要根據市場需求被倒模成為特定的零件,如果市場需要香蕉,那麼所有蘋果、橘子、西瓜的種子,都必須長出香蕉才算是有價值。
作為一個快要40歲的女人,我試過但已經不想再乖乖的活著,作為一個4歲半孩子的母親,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只能乖乖地活著,儘管他將來可能會埋怨我現在為他作的決定,但起碼我忠於這一刻的自己,我比「乖乖的」活多了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