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point」表演訓練 實地線上課程
導師:Wendell Beavers
流白之間有幸邀請到在1979-2003年與Viewpoints創始人Mary Overlie緊密合作,曾任紐約大學實驗劇場系(Experimental Theatre Wing)創始成員及學系總監的Wendell Beaver為香港的戲劇及舞蹈界朋友教授這套適合跨界別的表演訓練方法。因疫情關係,上課形式為學員身處流白之間,由Wendell Beaver以Zoom作越洋帶領,而同為國際表演訓練大師的Stephen Wangh亦會以友好形式在流白之間觀察並提供指導。
【關於「Viewpoints」表演訓練體系】
Viewpoints是一套關於創作的表演訓練方法,由編舞家和教育家Mary Overlie在1970年代開發,在戲劇和舞蹈領域已有數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藉由這個體系,參與者可將對時間與空間的的內在感知轉化為實際的身體動作。Viewpoints可被應用在各種形式的舞台作品裡,包括集體編作(devised and collaborative work),Viewpoints體系之後由Anne Bogart發展及引介與著名劇場導演鈴木忠志合作創立的SITI劇團(Saratoga International Theater Institute),成為其常設創作訓練而備受國際重視。
Viewpoints著重於以下六點:
—空間意識
以空間揭示多種動態關係:人與人、空間的個體、創造彼此之間的語言、近和遠、與舞台空間設計細節的關係、限定空間、和無限空間在有限空間之外打開意識、如何將自己放置/定位在更大的宇宙中。空間就是一切。「我在哪裡」的這個提問,會引發自我於定位的過程,以及對與他人關係的開發。
—時間意識
相對速度、持續時間、節奏、運動與靜止/走走停停的關係。
時間是舞台表演的基本問題,然後是:多快和多慢?在下一個行動開始之前,現時的行動要維持多長時間或多短的時間?這些與時間有關的提問與跟其他角色的關係建立至關重要。
—形狀/線條的視覺意識
觀察自己身體的建築設計和他人的設計。通過這些形式和線條的設計進行觀察和交流。這可以被視為一種審美、心理身體或敘事行動,而對形狀和線條的反應,是自己和他人在視覺方面的主要溝通語言。
—身體運動感受
對身體所有感覺的正念:呼吸、心跳、重量、重力、與環境的接觸、支撐面的壓縮、支撐面的懸掛、平衡、跌落和上升、存在和移動的感覺。一旦我們能夠在意識中識別出身體存在的感覺,它們就可以被有意識地引導和操縱,並形成一種動覺語言(kinesthesia)。表演者藉著通過自主選擇的聚焦和感受,就能感受到他人的身體運動感受,例如另一個人的重量、另一個人的呼吸、重量的轉移、動力和平衡。
—故事的觀點
當共享的空間、時間、身體運動感受和視覺意識把表演者聯繫在一起,然後故事就從這些關係產生。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故事已經存在,它都像河流一樣流淌。通過將我們的意識集中在這些故事的觀點之上,就可以真實地溶入到故事的當下。故事是「連結」(associations)和「心理內容」(mental content)的焦點或觀點,它們來自對以上四項物理世界的組成部分的直接感知和體驗。影像(image)以聯想的形式出現。故事是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積累、變化的影像,逐步揭示敘事線或編排。
—情感的觀點
這是對於自我感覺(feeling self)、未被操縱的感覺(un-manipulated feeling)的意識、與任何故事情節無關的存在感覺維度(moment of being)的專注。情感獨立於故事或心理而存在,就像所有以上其餘五點一樣,都是各自獨立存在。
質量、重量、呼吸的意識令聯想連結產生,而情緒亦可以依附在這些基本的身體運動感受上存在。
但思想存在於以上六項直接感知的領域之外——當你想到「身體的存在性」時,這個思想會令我們與身體的體驗分開。而對空間、時間、形狀或線條、情感的思考則使我們無法進行真實的交流。同樣地,我猜想你,你猜想我,只有放棄這些想法我們才有可能真實地感覺自己和彼此。
真實、適當的動作源於對身體和環境的直接感知的可能性。這種直接的感知透過開放卻又精準的反應與行動扣連在一起。這種運作方式被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稱為via negativa,一種無為(non-doing)的技藝。如果我對當時的情況有準確的認知,並且知道如何從這種認知下產生反應或行動,那麼我的行動就是真實的,我就是存在於這個真實的交流時刻。藝術就在此時此刻發生。
日期及時間:
2022年1月10-14日(星期一至五)
晚上19:30 - 22:30
(教學時數:15小時)
授課語言:英文(有需要的話可以提供廣東話傳譯)
地點:流白之間
費用:$2000
導師簡介:
Wendell Beavers
編舞家、導演、表演者和教育家,他於2004年創立了美國Napora University的當代表演戲劇碩士課程,並一直任教該課程直到 2015 年。他是紐約大學實驗劇場系的創始教員和總監,並於1979年至2003年在那裡任教,期間他與Viewpoints創始人 Mary Overlie就該體系作密切的合作和應用實驗。
他同時為Movement Research Inc.的聯合創始人和早期董事。他的作品曾在紐約歷史悠久的舞蹈劇場工作室(Dance Theatre Workshop,現為NY LIVE ARTS)和 PS 122 中演出。此外,他的作品亦於賈德森教堂、Danspace、迪克森廣場/葡萄園劇院(Dixon Place/Vineyard Theatre),及許多不同的環境空間演出。他還在美國舞蹈節的Six-Week School計劃、美國和歐洲的多所大學任教。他現時是Naropa大學的表演藝術榮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但繼續在該大學的表演碩士課程和紐約大學實驗劇場系任教。
他深受Mary Overlie的Viewpoints、Body Mind Centering® 開發者Bonnie Bainbridge Cohen以及香巴拉佛教的影響。最近他擔任客席駐留藝術家的院校或團體包括俄亥俄大學、SITI Co. Saratoga Intensive、新加坡Nine Years Theater、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觀察筆記 by 林嘉婷
係viewpoint 嘅學習入面,更加著重有冇第三隻眼去宏觀地睇成個空間發生緊咩事。係其山一個練習入面,演員係空間嘅其中一個元素(you are only a dot in the space),演員如何係空間移動,以不同的節奏及高低Level,要意識嘅就係自己係空間嘅邊一個位置、與其他人嘅關係。(Working on our eyes: watch,stay,aware,change location.) 時常用演員角度出發,好容易落左係自己感受上,好容易係練習入面諗而家呢一刻可以做啲乜野?係唔係要做啲野?但係如果退後一步,可以當所有元素係一個整體,唔係令所有野make sense,而純粹係make changes。演員們可以咁純粹地aware同make change,咁樣本身就已經好好睇同好有趣。諗起關於心夠唔夠靜去聆聽同接收空間嘅改變,靜立而非靜止(Standing still while not standing still),隨時ready去react。我諗係作為演員一世嘅功課。
觀察嘅時候,會有幾個問題pop up:
距離近係咪就係一定making connection?
演員幾時郁?有冇意識到係因為人地郁所以自己同時跟住郁?
有冇容許自己taste the moment without judgement?
有啲好有趣嘅point make低左想share:
Elements of theatre space
1. Space
2. Time
3. Shape/Line
4. Sensation of moving
5. Storytelling
6. Emotions
Train our awareness to shift between elements.
Develop the capacity of whole body to speak.
Letting the materials speak to us.
There is only the ACTION
If you start to perform the action, the character arises, it’s different from the action itself.
Performers disappear in a certain way, the more you disappear, the more you can be seen.
It you feel the “space” is missing, it i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bring i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