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0004549-edited.jpg

「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葛羅托斯基身心鍛煉工作坊 第二階段野外訓練營

總導師:陳偉誠

助教:黃家駒、吳紹熙、張家瑋、陳熙鏞
特別指導老師:鍾明德教授

忠實於你真實的感受,不要隱瞞或逃避。

冒險,真正進入未知之境。

去做:為了結果,你不要去想結果。

付出自己:如果你表演,不是為觀眾,也不可為自己,而是要百分之百奉獻自己。

(Grotowski 1968)

 

由戲劇巨匠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 在Objective Drama研究時期的專家助理 —— 陳偉誠 授課。

陳偉誠是極少數與Grotowski工作過的華人,曾為雲門舞集前首席舞者、編舞與排練指導,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陳老師帶領的葛氏身體訓練,將會讓參加者進行一連串身體、聲音、創作、溯源的訓練,鍛煉與提升表演者的意識狀態。

我們更是邀請到華人社會建立Grotowski論述的重要學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前戲劇學院院長 —— 鍾明德教授親身來港教授第二階段工作坊的部份環節。過去30年間,他專注於深入探究葛羅托斯基表演訓練。在本次工作坊中,鍾老師將引導我們以理論思考身體行動方法。

日期:8月27至30日(星期二至五)
時間:四日三夜(於8月27日早上入營,活動直至8月30日晚上)

此階段進階學習內容,將為參加者帶來一次與自然共鳴的體驗,讓參加者重新發現表演的意義。藉著沉浸在這個充滿挑戰和驚喜的旅程,探索自己內在的潛能,並在自然的懷抱中展現真正的自我。同時導師亦會以「亞馬路」(Yanvalou)練習來帶領參加者探討「溯源」:

1. 身體開發

在自然的環境中實際體驗Grotowski的工作方法,「在當下中觀照,在行動中覺察。」在大自然的環境中搭配各種不同的MPA(Method of Physic Action)學習如何以有效的「觀與察的能力」以及「行動力」來撼動長期「習慣性」的身心結構的運作模式,喚醒蟄伏的身心潛能。經由工作自己的身體和大自然的力量的影響,提升表演者意識狀態的「內聚力」,從身心的淬煉過程中的感受自己改變。

2. 解放表演的天性

葛羅托斯基的演員訓練方法強調了自然性和真實性,並鼓勵演員發掘自己內在的表演天性。自然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她的美麗和力量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在自然的環境中,我們將學習如何與自然融為一體,並找到表達它的最真實的方式。通過葛羅托斯基的訓練方法,我們將發現自己內在的力量和能量,並將其轉化為「行動」的動力,與圓滿的時刻相遇。

3. 「亞馬路」

「亞馬路」(Yanvalou)練習是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客觀戲劇時期,相當重要的一項練習。它源自海地的祭祀儀式,過程中的儀式性動作以模仿蛇體運動為主,搭配聲音使得儀式參與者得以轉化意識。葛氏的訓練擷取了儀式中的核心祭舞及祭歌兩部份,進行演員身體、聲音的練習。葛氏工作具有儀式性意涵的動作時,會先去「宗教化」,「亞馬路」也不例外,葛氏在工作的過程均不探討背後儀式性脈絡,單從動作的本身出發,透過長時間重複「亞馬路」的各種蛇體動作與歌唱,學習工作不同文化下共通的意識轉化過程。

4. 「守夜」的練習

葛氏過往的訓練為要打破人的慣性,會在訓練的時間上做調整希望參與者能藉由不同形式、空間、時間性的訓練,真正引導人們突破慣性,所以本次訓練的集訓期將有「overnight」的訓練行程。

​導師簡介:

陳偉誠

● 前雲門舞集首席舞者、編舞者、排練指導。美國加州厄爾宛大學戲劇研究所研究員,世界戲劇大師 Grotowski 傑出弟子及其私人助理。雲門舞集舞者、編舞者、排練指導。赴美期間與大陸周師傅學習吳氏太極拳,並跟隨亞運銀牌選手黃國忠老師學習陳氏太極拳。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人子劇團藝術總監,蘭陵劇團、身聲演繹社、金枝演社、極體劇團演員訓練。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鍾明德
● 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紐約大學戲劇博士,歷任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和院長等職。
著有《三身穿透本質出:自殘、裸體與慈悲》(2020)、《MPA 三嘆:向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致敬》(2018)、《藝乘三部曲:覺性如何圓滿?》(2013)、《OM..泛唱作為藝乘》(2007)、《神聖的藝術: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2001)等學術專書,研究方向為現代戲劇、表演理論、劇場人類學和儀式研究等,目前正從事葛羅托斯基的經典《邁向貧窮劇場》的譯注計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