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天空任鳥飛,水邊青青小草讓我躺」
身體陶塑體驗南涌兩日營
導師:楊雪盈、陳美彤、謝嘉豪
流白之間 主辦
心陶Hearty Ceramic Supply Company 窩心支持 此活動為張利雄、小田工作室、不加鎖舞踊館發起的「表演群英傳」的平台參節節日之一。該平台旨在推廣不以演出為主的訓練、研究計劃,並刺激不同藝團之間的交流及討論。 與平常工作坊都在城市,甚至於工廠大廈單位舉行的不同,是次活動將於南涌活耕建養協會的場地舉辦。希望藉著大自然的環境,讓學員更能打開身體的觸感及擴闊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說的circle of attention,讓你的能量和存在感由自身擴展至他人、至更大的空間。 在活動中,我們將會: 》 藉由形體與大自然的互動訓練,探索不同自然元素及形態和身體、動作、聲音的對話 》 親身經歷掘泥、浸泥、揀泥、篩雜質,以南涌的泥土和魚塘水來製泥 》 經由身體核心、到陶泥的軟硬乾濕質感,讓身體的動態質感延伸到陶泥的塑造上,讓陶土成為你身心的延伸,探索把形、意、神化為陶泥作品 》 由從手指觸碰開始,一起以產至香港農場的本土時令食材製作晚餐,讓來自大自然一部份的食材與我們合為一體的整個經驗變成一個有意識的身體經驗。 》 邀請嘉賓為參與者作關於香港土地、農業發展的分享,讓大家多方位切入,從都市人的隔閡中跳出,與自己、與天地、與眾生更好的即時溝通及互動。 活動適合演員、舞者,或對身體、陶瓷、大自然有興趣的公眾人士 全力支持:心陶 Hearty Ceramic Supply Company 導師:楊雪盈、陳美彤、謝嘉豪 策劃:董言、黃家駒 |
日期: |
A班:2月26日、3月5日(星期六) B班:2月27日、3月6日(星期日) |
時間: |
每天的10:00於粉嶺集合 - 20:30離開南涌 |
名額: |
每班10人成班,最多15人 |
費用: |
$1400(包括兩天由粉嶺進出南涌的小巴費用、陶泥材料費、陶泥作品燒製費用、兩天的晚餐費用,活動完成時參加者能帶自己製作的陶瓷小件回家 |
報名方法: |
請電郵本中心(blankspacestudiohk@gmail.com) 提供以下資料: -參加者姓名 -聯絡電話及電郵 -參與A班還是B班 本中心將會給予學費的入賬詳情。 (以完成入賬才算報名手續完成。) 如有查詢,歡迎電郵本中心,我們將盡快回覆。 |
導師簡介:
楊雪盈 Clarisse Yeung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學士、香港浸會大學視覺文化碩士。曾赴美進修陶瓷,有多年陶瓷教育經驗。 |
陳美彤 Chan Mei Tung
用身體思考,相信真正靠近內心的表達是本能的﹑感受性的﹑先於語言的。 積極探索各種向內用心﹑回溯本源﹑身意合一的動身方法和現場呈現,恆常練習瑜伽和太極導引,喜歡舞踏。 做行為藝術,間中參與劇場演出。 仍然在2022的香港默默耕耘,教瑜伽﹑寫字和做人體寫生模特兒…所有炒散都與身體有關,希望能從所有炒散中點滴積累經驗,總結出各種能與大眾分享的動身方法,她始終相信身體有空間的人思想就會有空間,而一個自由開明的社會是需要由每一個身心都有空間的人開創。 |
謝嘉豪 Tomas Tse
煮食愛好者。 畢業於聖若瑟大學。早年起接受舞台劇表演訓練,曾與香港、澳門多個劇團合作,參與演出及製作,包括:進劇場、劇場空間、戲劇農莊、藍藍天劇團等;及後,開始接觸舞蹈及其他形體表演訓練,例如接觸即興、現代舞等;2010年起,師隨舞踏大師和栗由紀夫學習舞踏(Butoh),舞踏訓練改變了謝嘉豪對於表演藝術的觀念,從此出發,重新思考劇場並於2012年成立中國華南地區首個舞踏藝團「以太劇場」,擔任團長。 photo credit: Jesse Clockwork |